华尔街日报社论:特朗普阻止亚马逊展示关税成本,“价格透明”构想遭打压
特朗普总统表示,他的关税政策可能带来足够财政收入来取代所得税。
那么,他为何不愿让美国人清楚看到自己为此支付了多少?相反,白宫却逼迫亚马逊噤声,不准公开这些成本。
事件起于周二早上,Punchbowl News 报道称,亚马逊计划向顾客展示他们购物账单中有多少费用来自关税。
比如,购物车中一台价值140美元的吸尘器,可能会显示“关税成本:55美元”。这个想法的目的是让顾客知道,是华盛顿提高了价格,而不是亚马逊。
亚马逊随后否认已批准该计划,称这只是一个想法。
但白宫迅速抨击这一“关税明细”功能。白宫新闻秘书卡莱维特称这是“亚马逊的敌对政治行为”,并表示她代表特朗普发言。
她还指责亚马逊是在重复中国的宣传论调。
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称他已致电亚马逊创办人贝索斯,后者“非常快地解决了问题”。
其实,公众本可从亚马逊的价格透明中获益。
关税本质上就是税,了解政策如何影响商品最终价格,对消费者是有帮助的。
有些消费者也许会认为多付一点钱来支持特朗普的政策是值得的。
但无法否认的是,最终付款的人是他们自己,而知道自己多花了多少钱,总比被蒙在鼓里要好。
打车平台早就懂得这一逻辑。每次乘车后,乘客都会收到一份明细账单,显示车费中哪些属于过路费或政策附加费。
酒店的账单也会列出地方税费。
特朗普一直声称,关税成本由外国出口商承担,顾客不会承担任何费用。
但经济学家并不认同,早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就已表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关税最终是由消费者承担的。
莱维特批评亚马逊搞选择性政治操作,质问该公司为何在拜登时期通胀飙升时不做类似展示。
她指出,企业过去对“进步主义治理”带来的成本反应过于温和。
不过,这样的比较忽视了关税本身的“直观性”,它像税一样,往往明确地在商品标价上增加一笔具体金额。
而对于那些平时不关注宏观经济的选民来说,这种直观涨价是最容易察觉的。
无论零售商网站是否展示关税成本,消费者早就已经感受到了“关税之痛”。
白宫的否认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只有取消关税才能真正缓解这一问题。
|
本论坛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用于分享与讨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平台致力于提供开放的资讯与交流空间,但不直接参与用户间的交易与合作。请用户自行甄别信息真伪,谨慎交流与交易,必要时寻求法律协助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