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互联网项目骗局,利用央行数字货币作为噱头,炒作焦虑,忽悠不明真相的群众。
在监管机构加速开启数字货币“正门”的同时,还有一些币圈机构借机宣传,“搭车”数字货币刺激加密货币投资热度,还有不法机构打着数字货币的幌子,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论坛、路演等渠道,向大众进行金融诈骗的行为。
“从6、7月以来,我们接到了越来越多的高净值客户关于比特币购置的咨询,表明他们对数字货币投资越来越有兴趣了。”一家定位为综合性加密金融服务商的币圈机构如是公开宣传道。
北京商报记者近期也频繁接到关于虚拟代币投资的宣传电话,该机构号称有“专业人士”指导,可直播教学、投资价值盘、实现资产增值……
币圈机构在数字货币推出之前,也在积极宣传、推广各类虚拟代币,甚至发行所谓自己的数字货币,但这些数字货币是伪数字货币,常见的手法无外乎是发行所谓的虚拟代币,甚至单凭一份发行报告,抄袭其他代币就完成了发行,这是披着互联网外衣的赤裸裸的诈骗。
“蹭央行数字货币热点是目前币圈推广的常用手段之一,借央行数字货币之名,诱导更多普通消费者投入币圈,为此,清理币圈的行动要有预案有技巧,做好消费者教育,排除币圈对法定数字货币进行的干扰。”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君进一步指出。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从根本上看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也就是说将纸质货币形态转变为数字货币形态。
虽然数字货币的出现,就是要取代纸质货币,但短期内完全消除现金的可能性很小。更有可能的情况是,纸质货币和数字货币会在未来一段时期甚至是长期共存,数字货币逐步替代纸币现金。
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央行发行的、具有法偿性的数字货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货币发行去中心化和货币非国家化的做法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在数字货币时代,货币政策仍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而货币政策的传导运行也会更加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