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他们还是对新冠痊愈者下手了 社会歧视与心理阴影,成了两重新的威胁,一直压在他们身上。
他们不再是正常人。 而是“感染过病毒的人”。 1 大家可能不知道,那些新冠肺炎患者病好后,又迎来另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里,没有病毒,没有硝烟。
只有无休止的自我折磨和被折磨。
经过病毒侵袭的他们,成了歧视链底端的人群。 这是痊愈者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也是疫情留给他们的后遗症。2一位湖北医生在微博上写了两段话。
看完后,我直接泪流满面。
零点,来了一位病人,浑身是血,手外伤,头部也有伤口。
他是自杀造成的伤。 最后才得知,他是新冠肺炎痊愈者。 因为受到了周围人的歧视,扛不住了,选择自杀。
他打败了病毒,却败给了心魔。2一位痊愈后的老人说:“我们都是大坏蛋,谁看到我们都害怕。”
好不容易出院了,可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他们被嫌弃,又躲不了,久而久之,从回避,变成自我怀疑。 可这样漫长的“拉锯战”,之于他们,就是痛苦的日常。
3徐盛被确诊后,房东立即换了一副嘴脸,向她们一家下了逐客令:你们必须走,永远离开这里。
徐盛住院了,父母四处找房子。
半个月过去了,徐盛康复出院了,可父母还没有找到房子。
所有人听到她们家里有确诊患者后,都拒绝了。
无奈之下,徐盛只能在网上求助。
她说:“我们战胜了‘病毒’,却像‘病毒’一样被排挤、隔离,无处可去”。 疫情之下,人们对病毒的恐惧可以理解。 但渐渐的,这种恐惧好像已经投射到了痊愈患者身上,变得一种扭曲的认知:
康复患者=病毒。
康复患者=散毒者。
可这不科学,也不人道。
当我们向他们一一关上门的时候,忘记他们也是人。需要共情,更需要接纳。
田静。家在湖北黄石。
1月底,她感染,入了院。 后来康复,出院,回到小区。
但她说:“不想回家”。
与其说不想回家,不如说她是不想面对那些“流言蜚语”。
她在确诊后,丈夫和孩子都被隔离了,因为被邻居投诉了。
她回到小区后,刺耳的言论“如期而至”。
怎么回家了?
他们家有几个人感染了?经过她们家要带几层口罩……
在回到家的第一晚,她就在自我怀疑:“我到底该不该回家?”
没有答案。但歧视的言论依然在疯传。
“诶呦,她这个气传出来有毒的,你们离她家远一点。”
逃不了,躲不开,生活依然在继续,能怎么办?
可能旁观者都会说看开点啊。 做不到,真的。
疾病能治愈,但心病很难。
在和社区书记谈话的时候,田静刻意跟他保持距离。而且还时不时把酒精往自己衣服上喷。 “就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
有一天早上,她拉开窗帘,看见邻居正在一棵大树后,阴阴地盯着她的窗户。 她感觉自己再也受不了了,拿起手机,想把人性丑恶的一面拍下来。 但没想到邻居狠狠地,往她的窗户吐了一口痰。 她害怕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都是骗人的。5除了邻居们的歧视,还有更过分的。
上海康复患者严先生,他是2月14日出院的。
出院14天后,他接受了记者采访。
他说:在他还没有出院回家时,邻居已经把他所有的信息发上了微博。
邻居扬言自己是“正义”的。
话语之间,都是极其笃定的、替天行道的语气,简直比摩尔福斯探案还要牛。
但还是无济于事。
全家人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其他业主说:只有把严先生一家赶出小区,才能确保大家的安全。
6
对于这些人来讲,什么都能作为歧视痊愈者的理由。
但凡有点良知,都不会无所不用其极,赶尽杀绝。 这是在恐惧病毒吗?不是,我看是赤裸裸的偏见和人身攻击。
可痊愈者无力反抗。
疫情之下,人性比病毒还要令人骇怕。
疫情之下的这一幕,在17年前也真真实实地发生过。
在《非典十周年祭》中讲到,一位患者挣扎了好久才从“鬼门关”中跑出来。
可当他走进家门后,才发现生活已经变了样。一上厕所,甭管撒尿拉屎,人家全跑,都侧着身。
他妈妈不让他进她房间。公司同事要跟他保持距离。……
7
可是,你们知道吗?
2月份的时候,有消息说,痊愈者的血浆含有抗体。 换言之,痊愈者的一次捐献,可能就挽救了一条生命。结果一些康复的医护人员二话不说,立刻捐血浆。献血电话瞬间被打爆。
他们说:先愈带动后愈!
这就是中国人啊。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毫不犹豫,毫无私心。
这就是康复患者。
可对比那些被歧视、被排斥的痊愈者,我就觉得心头一凉。
我一直认为,一个理性的社会,不会只有鞭炮声、掌声。
它必然还有提醒。 有批评。 有伸向老弱病残者的手。
当然,写下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指责那些带着偏见的人。
而是想告诉大家,恐慌很正常,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在生活平静下来后,能慢慢放下歧视。
能理解痊愈者是受害者,也是我们的同胞。
有些痊愈者甚至已经产生了抗体,比普通人更安全。
所以,即使我们不能伸出援助之手,也请不要把他们推向深渊。 最后,大家一起“转发”,告诉更多人,痊愈者不是病毒,不要再对他们进行二次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