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
菲律宾
(4)社会等级,生存状态及就业
菲律宾
的社会等级,贫富差距明显。
不清楚是否有明文的等级制度,但是从日常接触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各自都在自己的位置中共同生存。
真正的贫穷在城市,一片一片的贫民区,只有铁皮,木板的框架或阁楼,人种明显比较黑好像是纯正的
菲律宾
人。在农村木板房,铁皮房也是比较多,但只要有地,种一点还是有饭吃的。再不行出海打几条鱼,今天就过去了。
农村基本都是熟人社会的初级商品阶段生产方式,会把多出来的水果,蔬菜,鱼拿出来买,交易。
城市有超市,农贸市场,自己家门口的小店,多种模式。
接着是自由职业者,也算是底层,如摩托车司机,突突车,兜售首饰,揽客导游,无固定收入,生活全靠自己打拼。口袋里真的没有几块钱,早上打摩托车去阿罗娜沙滩,100找70都没有,口袋里只有20P.这类人如果你没有钱是不能够进超市,饭店,酒店的,保安会以一个邪恶的眼神驱赶。
比较多的应该是固定职业者,服务员,导游,面包车司机,单位上班的职员,保安等,大概收入是300一天9000一个月,差距不大,已经拥有自己的摩托车,住在自己建的干净的房子里。尽管收入不高,但是已经有一定消费能力。在
菲律宾
,现金为王,有钱才可以享受生活。这类人,明显皮肤不那么黑,大概是混血人种或者后裔。许多年轻人是大学生毕业,发型有些酷,衣服干净。
在
菲律宾
警察,老师,管理人员的工资是比较高的,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校长,老师,警察的气质明显高贵,也受人尊敬。几乎没有看见孩子们有去培训班的,也没有看见过像在
泰国
清迈
的优秀学生榜,培训班广告,这里的老师大概也不再需要额外的收入。
社会的顶级也和其它国家一样,高级主管,老板,政府官员,精英人士,国际投资客。
旅游业是
菲律宾
主要的支柱产业,各种小岛上基本上没有看见企业,工厂。就小黑的智商估计开了也干不过
义乌
。但是,政府正大力支持基础建设,拉大旅游业发展,这样可以容纳更加多的就业者,可以照顾到社会各层面人的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