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宾,许多家庭有人在海外务劳,寄回的美金就可以养全家,家人心安理得的花那些钱。
同理,家里有一个女孩嫁给外国人相当于嫁入有钱人家,她的家人也会相对理所当然地去那里寻求帮助。
这个是他们的民族文化理念,一直如此。 接纳一个人,也就意味着同时要接纳他们的习俗。
平均每个人有36个表兄弟和堂兄弟。 所以结婚后家里有来不完的亲戚属于正常现象,虽然正常不一定就代表正确。
正因为这样,这边的很多女孩子把嫁给一个有钱人,当作了自己人生的捷径。 对于找到一个外国人做伴侣的菲律宾人来说,就等于家庭有了保障。
大概是5年前我独自去菲律宾旅行,途中去了一个朋友家做客。 我的那个朋友是一个德国人,当时年纪已经将近60岁了,而他的菲律宾老婆只有23岁,这段婚姻是他的第五段婚姻了。
他们有两个小孩,当时大的孩子已经5岁,也就是说他老婆17或18就怀第一胎了, 而我朋友的岳父才45不到,我当时也是有点惊呆了。
那个朋友和我说,其实这种现象在菲律宾当地很常见, 很多退休后的欧洲老男人会来到菲律宾找年轻的小姑娘, 而我在当地确实也亲眼看到不少这样的组合验证了他的说法。
当时还认识了一个本地小姑娘,估计也就22-23岁左右,性格人品都很好,身材也很棒。 她和我说,她男朋友也在德国,65岁,快退休了,他退休后就来菲律宾娶她。
他当时每月寄大概1千元人民币等值的欧元给她做日常开销。 她说她很爱他,期待着他的到来,也期待他和她结婚。 讲真,在她的眼里,我看到的是她对美好生活纯真的憧憬...
后来我告别了那家人,独自继续旅行,到一个小岛上呆了3天。 记得有一天晚上吃完饭就到酒店下面的沙滩散步,一群小孩看到我就很开心地跑过来和我玩。
后来天色渐渐晚了,小孩子们纷纷散去,有一个大概14或15岁的小男孩告诉我他想和我多呆一会。
然后不可思议地,他居然问我能不能和他结婚。 我当时傻了,我问他,你知道我几岁吗? 而且我们才第一次见面你何出此言呢?
他和我说,他想跟我回中国,想离开菲律宾,因为在这里看不到希望。
我当时还像知心大姐姐一样劝他,你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要努力学习改变现状等等。
小男孩幽幽地说道,没用的,他可能下个学期就没书读了, 家里经济条件差,供不起他读书,他完全没有出路。 而且 当地很多女孩子也是一样靠和外国人结婚或到国外去工作离开菲律宾的, 他也想离开这个没有希望的地方,所以才有了刚才那幕问我能否和他结婚的对话。
我听完他的话后我知道任何的建议都是不合时宜的,我沉默了许久,心情特别沉重…
还记得我曾和当地一个tutu车的司机聊天,了解到他一家有四口人,妻子和2个孩子都靠他开嘟嘟车养活。 而他平均下来每个月挣到手的只有大概折合人民币900块左右...
去过菲律宾了解过当地人的生活状况,你就能理解,试想当你尝过贫穷的滋味, 你永远不希望自己再过那种穷日子,必定想法设法地摆脱那种状况。
而这和马斯洛需求的第一层需求相关:生理需求--维持生存的衣食住行一切物质需求。 满足了这个生存需求后才会去考虑其他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的其他层次需求。
所以对她们而言,是否和配偶郎才女貌互相般配这已经不是第一时间要考虑的问题了。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北欧留下来,留在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中,不要再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