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边市中心的一个小院里坐落着金边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学校——端华学校(Tuan Hoa)。它成立于100多年前,以拥有一所中国寺庙和为在校的2000名学生设立普通话课程而著称。
尽管柬埔寨与中国有着长期历史渊源和密切的政治关系,中文的使用在柬埔寨首都仍落后于英文,使得端华学校目前还是小众的选择。
中文能派用场
学校的训导主任梁淑明(Loeung S okmenh)说,有越来越多的理由让学生学习中文,包括毕业后成为翻译、导游和出国留学的机会。
“现在,游客和投资者、服装厂都来了,他们需要翻译,”她说, “现在,来自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投资者来这里建厂,他们需要用到中文和高棉语。旅游业也是如此。“
镇子的另一边是中华国际学校(the Zhonghua International School)。这是一个由中国人开设的私立学校。去年8月开业以来,招收了大约两百名学生。
在这里,学生们学习高棉话和汉语普通话或高棉话和英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美国之音,超过半数的柬埔寨孩子在高棉语和英语班,而汉语班大多是那些跟父母一起生活在金边的中国学生。
尽管在柬埔寨中国游客和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并且两国政府联系密切,但是更多的柬埔寨人把英文作为他们首选的第二语言。
中文教育有益处但仍难追英文
报道称,中国文化和语言影响的滞后并不是因为北京方面努力不够。其实中国在柬埔寨开设了好几所语言和文化学校,包括去年在中华学校楼上设立的第一个海外中华文化之家。
柬埔寨教育部长洪尊那隆(Hang Chuon Naron)说,中文课程对每年大约100个由中国资助在中国的大学学习的柬埔寨留学生来说的确是有帮助的。
但是,尽管有这些激励措施,他承认,中文课程仍然赶不上英语。
他说:“跟学习英文的学生相比,学习中文的学生的数量非常小。”
如今,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西方文化的影响似乎仍然占主导地位。外国电影、英文招牌和广告牌充斥整个城市,商店里和街道上,西方品牌十分流行。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教育部长洪尊那隆说,它的影响力也将更为广泛。
他说:“讲中文是东南亚做生意的趋势,因为大多数商务人士都讲中文,包括那些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商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