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泡一泡 于 2019-7-28 21:07 编辑
又收到第三份投稿,来自小哥哥“罪 愧 #” 泡泡依然很激动~依然努力为你们码字码字码字, 如果你也想分享生活中的小温暖,欢迎来投稿, 写的不好没关系,因为你有泡一泡~ (故事用第一人称阐述,比较好理解。) ———————————————————————— 我来自广西,今年24岁, 听了那篇《父亲》深有感触, 想投稿说一下一直想对我爸说,却又说不出口的话。 从小到大我闯了不少祸, 小时候偷拿您口袋里的烟抽,偷拿您的钱去游戏厅玩, 长大了又喝酒、打架、飚车,叛逆期的我认为您管的太多。 我永远忘不了2018的3月14号, 虽然我是一个男人,但因为醉酒驾驶,面临着进局子, 说不害怕绝对是假的,要进去之前给您打了个电话, 故意跟您吵架说:这几个月不要联系我了,我不想接你电话!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我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可想到您说过:男人,有错就要认,被打要站稳,流血也不能留泪, 我是男人!所以我不能哭! 我是个倔脾脾气,决定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但您也应该知道我不会听, 去机场的那天您说:滚远点,最好别再回来! 下楼之后我偷偷回头看了一眼,您还是在家门口看着我, 那一刻我很想冲过去抱你一下,可又不敢, 戴上耳机,流着眼泪走了。 到了这边接到您的电话:出门在外收收你的臭脾气, 外面不比家里,没人会让着你,我给你卡里转了一万块钱, 别饿着自己,好好工作,少喝点酒,你喝多了容易出事。 我觉得您实在太啰嗦,敷衍了一句:知道了,挂了。 ┄ ┄ ┄ ┄ ┄ ┄ 今天是离开家的第二十天,出门在外才知道生活有多不易, 这些年您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真的辛苦了! 早上看到小叔发的你们俩去丽江玩的朋友圈,突然很想你, 我在这边挺好的,您放心吧! 我会成长,像你一样做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扛起我们的家,我爱你,爸爸! ———————————————————————————— 与其说这是个故事,不如说是小老弟给我来了个《父亲》读后感, 但是看到他的话还是有些体会想说下。 ┄ ┄ ┄ ┄ ┄ ┄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家庭,保守又含蓄, 中国发展的太快了,以至于我们这代和父母那代代沟严重, 他们给我们的建议通常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说到这,想起了大冰的一段话:五毒俱全的姑娘最动人: 独立的价值观、独立的思辨能力、独特的生活方式、 独特的人格魅力、还有爱读书。 其实不止女生,男生也是一样的, 有多少人的三观正不断地被网络支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我们要学会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不是照单全收, 父母的话要听,但不能全听,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除了你自己,谁也不能真正了解你想要的是什么。 每个人都要先爱自己,再去考虑如何爱别人,由己及人。 举几个例子 ① 父母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父母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 不时来一句:你要是考不上好大学,对得起我吗? 后来孩子压力过大,高考失利,想不开竟然跳楼自杀了。 ② 把爱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 什么都以对方为主,他喜欢吃土豆你就绝不做番茄, 他喜欢白色你就不会穿黑色的衣服,失去自我式的爱对方, 久而久之感动了自己,却给另一半带来莫大的压力, 稍微对你冷淡一点,就哭天喊地:我对你这么好你凭什么不爱我? ③ 把朋友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 什么要求都答应,无论自己是否能做到, 但被朋友拒绝一次就仿佛天都塌了, 我对他那么好,他为什么拒绝我?太没有良心了! ┄ ┄ ┄ ┄ ┄ ┄ 人都是有欲望的,付出总是渴望有所收获, 其实无论什么关系,都像是一个天平, 你不断地往一头放砝码,那么,天平早晚会倾斜。 有点要跑题了,回来继续说父与子。 在我姥姥家这边我有三个舅舅三个姨, 我姥爷对他们简直就是军事化管理, 据我妈说他们小时候,吃饭前,要从大到小七个排排坐, 手放在膝盖上,坐的板板正正的等着开饭, 吃饭时不能说话,有一次我二舅不小心放了个屁, 我小舅没忍住就笑,带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姥爷喊别笑了,我小舅还笑,被我姥爷用筷子背敲了脑袋。 女孩子不能穿裙子,我妈和小姨偷偷买的裙子, 被我姥爷发现,全都给扔了。 我松松哥是我小舅的儿子,我妹妹是我二舅的女儿, 他俩小时候都是我姥姥姥爷带大的,记得有一年放假, 我们都住我姥姥家,一天中午,邻居抓着我哥过来说他偷钱了, 我姥爷二话不说,就给了我哥一个大嘴巴子,很响,吓的小小的我瑟瑟发抖, 因为我爸小时候也老挨揍,可我怎么皮,我爷爷奶奶也不会动我一根手指头, 后来听我妹妹说,我小舅回来又拿很大的棍子揍了他一顿, 基本上在我印象中,我小舅管教我哥的方式就是一个字:打, 还主张穷养儿子,平时也不会给他很多钱, 我哥叛逆期的时候很恨我小舅,觉得他根本不喜欢儿子。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二舅小舅他们都去韩国打工了, 我小舅在那待的最久,大概有八年,一直到我哥快结婚的时候才回来, 给他全款买了房子并且装修好,家具也给备齐了,连电脑都没落下, 差不多这八年赚的钱大头全给我哥花了, 神奇的是,我并没感觉到我哥有多感激我小舅。 其实在我青春期的时候也十分的叛逆,跟我爸都不说话的那种, 遇见什么事最烦听他们说:我早告诉你了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这导致我十分的爱和他们作对,他们让我往东我就偏要往西, 他们说不对,我就要证明这样可以对,不管什么事,从来不跟家里说, 我想,女儿和爸爸都尚且如此,何况是男人之间。 有时候我觉得有点悲哀,甚至觉得我小舅很可怜, 他不是不爱我哥,只是不会表达, 八年呀!这得吃了多少苦才攒下的积蓄, 都劝他留个养老钱,家具让我哥自己买,可我小舅还是都给了。 ┄ ┄ ┄ ┄ ┄ ┄ 可能中国大多数70年代的父母和90年代的孩子都是这样, 相处的很有问题, 语言是一门艺术,一句话换个方式说整个感觉就都变了, 我忘记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偶尔也会吵架, 但当我学会了道歉之后发现,他们根本不曾怪过你。 再后来又慢慢学会了放下、学会了原谅、学会了沟通、 学会了表达爱,学着从细微之处发现他们的爱, 就像投稿的小哥哥“罪 愧 #”的爸爸, 前一秒还在骂他,后一秒就去给他打了一万块钱, 他们何尝不想表达爱,只是他们的教育环境远不如我们, 想学也无从下手,想安慰你又束手无策, 他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都有不足之处,我们要试着理解并主动去沟通! 谁让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年呢?引导他们就由我们年轻人来吧! 从一点小事开始,你会发现, 他们比想象中的更爱你,也比你想象中的更通情达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