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规检查
(1)周围血象 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见中毒颗粒及明显核左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1周血象恢复正常。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3×109/L。
(2)尿常规 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
2.病毒分离
取早期患者血液,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分离病毒后须经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
3.血清免疫学检查
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有助于登革热的早期明确诊断。若在患者的血清中检出登革病毒抗原,亦可作为明确诊断依据。
4.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登革病毒RNA,其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及血清型鉴定,但技术要求较高。
登革热诊断
根据流行地区、雨季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患者出现两度高热,全身疼痛,明显乏力,在第一次退热或第二次高热时出现皮疹,有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数减少等,即考虑为登革热。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或急性期补体结合试验抗体效价1:32以上,即可作出诊断。注意与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麻疹、猩红热、伤寒、疟疾、黄热病等鉴别。
|
本论坛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用于分享与讨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平台致力于提供开放的资讯与交流空间,但不直接参与用户间的交易与合作。请用户自行甄别信息真伪,谨慎交流与交易,必要时寻求法律协助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