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朋友的委托带点东西出国,这本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是,如果携带的东西有异样,那可就得上点心了。来自泉州晋江的施女士因为帮别人携带大量嘤航卡出境,还没有上机,人先被警方刑拘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2017年底至2018年5月初,被告人洪某发、李某严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以每张1000至1500元不等的价格,向他人收购嘤航卡,并先行上网验卡。确定嘤航卡可以正常使用后,洪某发和李某严再溢价200至500元卖给被告人杨某力。
随后,杨某力将收购来的嘤航卡及他人委托其邮寄的共计37张嘤航卡,一并交给被告人施女士,委托施女士帮忙将嘤航卡带往菲律宾。
机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闵金山介绍,据施女士交代,其实这些嘤航卡,到菲律宾机场会有人来接,那具体是交给谁,她也不清楚。
这个委托她带卡的杨某力是施女士之前做生意时认识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得知她要去菲律宾旅游,就委托她带这些嘤航卡出境。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一“举手之劳"竟然将施女士害进了监狱!
其实近年来和施女士有着相同案例的人非常多,有些人是出于好意,帮好友携带,而有些则是知法犯法,故意携带大量嘤航卡出境,2018年8月,就有六名游客在厦门机场,被查出携带63张嘤航卡打算前往菲律宾,没想到却被拦截下来。
事后据公安报道,这6名旅客分别是方某菲、方某、周某、郭某、刘某、丁某,均为“80后”,都来自湖北黄石。
在方某菲等6人的行李箱内,民警一共缴获70套嘤航卡和9枚印章,民警怀疑他们要把嘤航卡带出境用于非法用途。目前,方某菲等6人因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警方刑拘,机场警方也正对嘤航卡、印章的来源进行调查中。
其实在我国的刑法就明确的指出了,“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夏季是旅游高峰,外出时必须注意,不要帮朋友捎带违禁品和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物品,以免触犯法律;特别是出境旅游时,更要格外提高警惕,因携带违禁物品被判有期徒刑、死刑的并不鲜见。千万别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