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之第一次
开始了菲律宾的生活,一切如国内的一样,他却又不样.刚到的这几天我几乎没有离开房间,一个原因是F很忙,第二个就是我也不想出去,冰箱储备有足够的食材,这几天我也特别的嗜睡可能是因为这边实在是热吧.不开空调别说睡下,坐着都是流汗的,记得有一次停电一天冲了二十几次温水(热得自来水也是暖和的).   无所事事的适应三天,F终于有时间带我外出了,开始认识这个一直还是在脑海了的国家,当时坐在车里,他带我在市里兜了一圈,这里的建筑跟我们的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大多数是一层两层的房子,高的也就四五层,听说这边的贫富分化很严重,刚来不怎么相信,但是从市区的房子分化情况一目了然,经常可以看到一列别墅旁边的一堆草房跟铁皮房.这里还是市区,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了.这边的人呢,比我们黑一点,大部分矮一点(本人175),当然也有高的,可能是我来的这里人口不是很多。因为F的工作很多都是跟本地人接触,我也有了机会接触菲律宾的人文文化,个人感官的菲律宾大部分人都是很和善,看他们都是挂着笑脸,这可能也跟他们大部分人都信奉天主教有关吧,听说在菲不可堕胎就是来源于教条。
   我是一个很容易融入生活的人,在来到菲律宾一个星期后,我就开始尝试独立生活在这个国度,第一次去商场买食材,买衣服,虽然是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但是我依然高兴去尝试,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个国度的东西,开始知道这边的两大商场Robinson和SM.快食店Chowking和Jolibee.当然这里也有金拱门和KFC。他们的火热程度并不像我们国内那样占着主导的市场。这个国家对自己本土品牌可是相当的热捧。菲律宾的饮食对于我来时说简直就是折磨,什么都以油炸为主,味道刚吃时觉得很奇怪。这里的主食倒跟我们一样是米饭。因为是岛国,海鲜还是很便宜的。对于中国吃货,菲律宾的饮食我看着都想给他们菜谱。   他们值得称赞的是他们休闲的生活方式,在轻松工作一天后,三三两两结伴去酒吧聊天喝酒。我当时第一次去的是一间叫TIKI bar的地方。他们的酒吧跟我们最大的区别是所有音乐都是乐队来弹奏,据了解他们每个乐队在酒吧的时间都不会是固定的,都是流动性。我很喜欢他们这边的酒吧风格,自由的音乐,自由的舞蹈,他们释放的自由就本身的体现,非常自然。以至于我决定异国的第一个生日放在这个酒吧。记得生日那天酒吧很多的华人,估计也是喝嗨了的原因,我那天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台湾的,有欧洲国家的,疯狂的拼酒和跳舞。也许那时候可能是我在这里第一次释放我的情绪。在最后,我这个基本不会唱歌的人,来到舞台上唱了一首Beyond《海阔天空》。现在回忆起来,我想再次谢谢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那是一个太让人无法忘记的生日。以至于那天晚上我既然忘去尝试我的另一个第一次。你懂的。
大保姆最近请假了,只有小保姆在正常上班。今天是发放工资的日子,去厨房洗梨,竟然看到了她,随口问候了一句,你最近怎样,你妈妈好点了吗 她停下手中的活,和我说她妈妈的境况。她母亲目前的情况危急,需要将输气管从口部换到颈部,可是她妈妈不愿意动手术,因为在那家医院动过这类手术的人,都过世了。她母亲因为害怕,每天血压都居高不下,同病房3个人,已经有两个过世,后来又陆续来了两个病友,也过世了,每天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加深了她对死亡的恐惧。 保姆家孩子多,貌似有5个,最大的是女儿,未婚先孕。二儿子三儿子,工作也不是太积极的人,都是20岁上下,没有文凭,做过外卖员,和大多数菲律宾人一样,懒散随意。好像还有2个才十二三岁的孩子。半年前,听说她老公还一度以为她有外遇,然后处处刁难她。 我看不见她生活的艰难,所有关于她背景的故事都是靠拼凑得来的。但是她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经常哈哈大笑,从没见过她愁眉苦脸的样子。快两年了,我第一次看到她哭,是前几天她说她母亲病倒了,她最近要请假去医院照顾,然后今天是第二次她在我面前哭。 她想把她母亲从目前的医院,转移到另外一个离makati比较近的医院,新医院是带有慈善性质的,可以省掉lacbotory费用,大概是医生的问诊费,而且这样也方便她继续上班。开销大,要是工作也没了,压力会更大。 她说Maam,我想让她活着,I tried my best to keep her alive ,我尽最大的努力,可是她却没有好转,我也没有钱让她去更好的医院,现在连申请去慈善医院,都很困难,需要两边的医生沟通,需要现在的医院同意派车带设备还要医生陪同,才能转到新医院,流程是这样,可是一点进展都还没有,还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