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那就是”回国“
随着年底的到来,很多朋友都选择回国享受自己的假期,但是按照中国的传统美德”有朋自远方来!
肯定要带点东西“,这不,到了年底,就开始扫购了!什么奶粉、蜂蜜、保健品!Gucci、LV、Parada等各种便宜的、贵的,只要是礼物,大家就秉承双十一当天的妹纸们一般!
心里默念
不过在此之后! 那就是每一次难过的看着自己支付宝余额 从一个美妙的数字 变成了 ”0“
为此不少朋友为了省钱 于是乎就帮朋友们带带带 那样的话,还可以赚点辛苦费! 不然的话,谁愿意那么大包小包的 背回中国啊!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海关政策的严格,尤其是像美国、日本、韩国这些敏感国家,每个航班下客的行李,几乎都会被查个遍!因为总是能够发现不少旅客的行李箱中是这样的!
由于中国出台的新的《电商法》让不少代购们表示,代购路漫漫,实际已到头啊!层出不穷的新闻告诉我们,被税了!
留学生、移居海外者、航空业从业人员,都是海关重点检查的对象,这一类人出入境的次数较多,且对海外产品有着足够了解!
通常,中国居民在境外获取的自用物品 只要不超过5000人民币,海关就予以免税放行 对于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物品 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征税 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则是全额征税 如果不幸被开箱查验 以下物品都需要按照不同的比例补交税款:
15% 食品饮料、金银制品、家具、书刊、教育影视类资料等; 30% 纺织品、皮革制品、鞋包、钟表、钻石首饰、洗护保养品、医疗、厨卫、文具等; 60% 高档烟酒、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化妆品、高尔夫球具等 必征税商品 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放像机、音响设备、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复印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微型计算机及外设、电话机、无限寻呼系统、传真机、电子计算器、打字机及文字处理机、家具、灯具、餐料...
在新规中 只要境外购物达到一定数额 将被认定为“电子商务经营者” 也就是说 你带东西给谁都无所谓 关键是,有没有达到“经营活动”的基准
那么到底何谓”经营活动”的基准? 如果满足下面任意一条,就算是”经营活动”了 若不如实申报纳税就会遭遇重罚,并且最高可达50万
【 境外获取总值5000人民币以上 】 【 非居民旅客自用物品2000人民币以上 】 【 有大量重复和未开封商品 】 【 必征税产品 】
“不在境外买而是在免税店买就可以逃过纳税或罚款”
别做梦啦 《电商法》早就想出了法子来整治这一招了: 非免税放行物品,连同口岸进境免税店购物额总计 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的,仍予以免税放行 也就是说 境外获取物品+免税店产品 如果超过8000人民币,就必须申报纳税
此外要解释的是“非居民旅客” 是指进境居留后仍回到境外其通常定居地者 举个例子 长期定居在国外的华人华侨 只要大家回中国探亲或旅游,基本上都属于非居民旅客
所以,回国带东西千万要注意! 不过,很多人说了啊! 那我邮寄不就好了.. 很抱歉!邮寄也要注意! 早在2018年10月25日 中国海关官方微博|海关发布,就发表了申明! 详情内容看下图 于今年11月1日, 也就是月初的时候就开始, 正式对海外进口产品进行 “抽样调查”。 这一内容,具体指的是: 对于海外邮寄到中国的包裹,海关会对收件人进行电话调查,对于超过免税金额的产品!无论是礼品还是赠品!都要上税!都要上税! 根据海关官方显示:如果发现偷税漏税行为,或者电话访问内容有误,最高将处以50万人民币的巨额罚款。 不仅仅如此,海关还有另一条政策让海外华人有点无奈... 海关正式使用微信app身份验证系统随机对消费者发送验证指令,且国内消费者收到信息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确认。 步骤如下微信-钱包-城市服务-定位-选择海关-商品信息确认-输入自己身份证号-确认自己包裹信息。 逾期14日不处理的将被扣件或是退运,若不是本人购买还会被进行身份盗用核查环节。 具体操作如下
你以为这样就完事了? 大错特错! 海关新规当中:凡购买商品超过2500元均不属电商直邮个人自用范围,此类商品均被扣件处理。 当然了,作为职业代购,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发布消息提醒消费者,海关会随时进行抽查还可能会致电消费者进行调查,如有回答不一致或是没有按要求做的会被扣件或是退运,消费者一旦被问及一定要回答是家人、朋友购买非代购否则还要补交关税。 所以,无论是人肉带回中国还是直邮回国 现在海关都是查的非常的严格! 所以各位没事的话,还是注意了! 最后给大家附上税收标准 各位请先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