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柴米油盐也是生活的日常。空闲之际也喜欢买点菜,约三两位好友来家里吃个饭,周末就出去游玩。外加马尼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我都有退休移民的想法了。 在此生活半年之久,我越发觉得物价水涨船高,让我这个“老外”都觉得消费不起,难道是我太穷了???面对高额物价,我都快养不起自己了!!!今天来吐槽下马尼拉的物价。
吃: 先报下今天我在超市看到的物价(大同小异,其他地方物价浮动差不了多少):白萝卜204p/kg,洋葱136p/kg,西瓜160p/kg,菜花397p/kg,大葱412p/kg,黄辣椒 580p/kg,西兰花570p/kg…..
菜价折合人民币从18-78元以内不等,如果去某朋友家吃饭,谁家炒了西兰花或者黄辣椒,我都要多吃点,感觉自己吃的不是菜,是白花花的money!想着小时候,爷爷奶奶自家种的蔬菜吃不完都送给邻居,那时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
水果:猕猴桃45p/个,苹果35-49p/个,梨199-259p/kg,火龙果259p/kg,桔子16p/个,西瓜均价在60-80p/公斤,草莓400-500p/200g左右,圣女果500p/200g左右,提子250-320/kg,其他进口水果更贵,只有远观的份儿。
马尼拉只有香蕉,芒果,菠萝便宜点,其他都超级贵。
住: 先说下中国人比较集中的城市,以makati,pasay,BGC为例,一间三十多平米的单间价格至少的25000-30000p左右,折合人民币3000-4000左右,当然一室一厅至少人民币5000左右。这尼玛,租房价格堪比魔都,要知道咱们魔都市中心房价要十多万/平米呢。马尼拉房价勉强还能接受,上述三个地区大概2万五-3万人民币/平米,买房投资回报率高,这点成正比。
行:出租车打表40p起价,这个很便宜了,完全可以负担得起。本地人的交通工具一般是吉普尼或者大巴车,车价在8-12p不等,也是超级便宜的。 菲律宾本地人民收入是非常低的,普通白领一个月的薪资大概在15000-30000p左右,折合人民币大概2100-4000人民币左右。薪资与物价完全不成正比,在这种畸形的消费环境下,有时我都会思考,本地人到底该怎么生活。
抛开马尼拉市中心的繁华,大片的贫民窟,街上光脚衣衫褴褛的孩童,仿佛跟这个城市格格不入。在他们纯真无邪的眼睛里看不出对未来的忧虑,须不知若干年后,等他们长大成人,又要像他们的父辈以及母辈一样,辛苦奔波劳碌。
前一天读到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国人移民美国后,在美国生活的日常。他讲,在美国普通人是很难挤到美国上流社会的,教育支出是非常一笔非常昂贵的费用。有钱人家的孩子读的是私人学校,经济条件一般的只能读公司学校了。后者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社会很现实,现实的社会很真实。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从生物进化论时候就开始了。
我们再回到马尼拉物价这个话题。菲律宾是资本主义国家,2%的人控制着80%的社会财富,物价的上涨对这些富人们是构不成太大影响的,一个爱马仕包包足够一个白领好几年的薪水了。反之,物价上涨对普通工薪阶层就是要命的。在金字塔底层,做的比别人辛苦,赚的还比别人少。
在现在这个时代,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是焦虑。我们不同于我们的父辈,那时候大家都做着差不多的工作,收入也差不多,互相之间没什么可比较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互联网时代,信息转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今天看到某个95后融资2000万,明天又听说某个零零后也成立公司了。焦虑是很正常的。 马尼拉高额的物价让我望而止步,继续搬砖奋斗了,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