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anyone
LV4 路旁的落叶
帖子    39
新博币    43 提现
提现    0
     
    4026 3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身未动,心已远。曾经因为两本书在心里埋下两枚种子,这世界有两个书店我一定要去,一本是汉芙·海莲的《查令十字街84号》,一本是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如今在伦敦,曾经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快餐店,剩下的旧金山城市之光书店,便成为我心中所有爱读书爱旅行的人的圣地,如果你也曾年轻彷徨过……

    美国所有城市里,旧金山是我的最爱。华盛顿太平静,纽约太繁华,洛杉矶太艳俗,旧金山太优雅,最吸引我。城市之光书店,让这座城市备添文艺气息,这家1953年由劳伦斯·费林盖蒂创办的书店,在美国西海岸湾区一直高举着代表自由、平等、先锋等生活理念的火炬,倔强地在互联网和流行文化的夹缝中坚守,在日渐浮华的城市机器里发着源于自身的文化之光。美国历史上有好几家大名鼎鼎的独立书店,城市之光名气最大,也是硕果仅存的一家。劳伦斯·费林盖蒂和他的“城市之光”书店已经一起走过50多年的岁月,这里曾是艾伦·金斯堡和杰克·凯鲁亚克的“家”、“垮掉的一代”的大本营、“反叛文化”的路标,也是旅行范儿文艺范儿青年必去之地,据说杰克凯鲁亚克的海报就挂在橱窗里,他那本1976年版的《On the road》非常畅销。



    旧金山是当时我在美国41天之行的最后一站,走完66号公路之后,我的内心还沉浸在像英雄一样走过这个世界的公路情怀中,脑海里反复回荡着《在路上》书里那段经典的话“我只喜欢一类人,他们生活狂放不羁,说起话来热情洋溢,对生活十分苛刻,希望拥有一切,他们对平凡的事不屑一顾,但他们渴望燃烧,像神话中巨型的黄色罗马蜡烛那样燃烧,渴望爆炸,像行星抨击那样在爆炸声中发出蓝色的光”。我自认为也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于是决意从洛杉矶来到旧金山,前往传说中的城市之光书店去朝圣。

    当时跟我弟弟一起,把车停在联合广场附近,然后沿着中国城的都板街,一路步行过去。旧金山城市依山而建,马路的坡度很大,电影盗梦空间里城市折叠镜头的灵感也来源于此。对着GPS地图找到书店附近,却被巷子里的一面涂鸦墙吸引,其实这条很短的街巷就是凯鲁亚克街,穿过之后走到哥伦布大道,书店就赫然出现在左手边的街角,那么低调,那么简约。如果不是店门口已经有一些游客模样的人正在拿相机拍照,可能我在第一时间里不会意识到这就是自己心念已久的朝圣之地。

    书店门口两边的展示橱窗里摆了一些经典出版物及海报,入口很窄,仅仅是单扇木头门,门牌号261,进屋内左侧即是收银台,橘黄色的灯光昏暗,书架大多是棕色或黑色,浓浓的复古气息。书店的一层并不大,我注意到门上的小黑板上写着“民主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运动”,这家书店一直宣扬着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口号,听说这也带来过不少官司和麻烦。通向二层的楼梯墙上有一块黑板贴满了便签,全是慕名前来的读者写的留言,怀着好奇心上楼,发现这里更小,东西两排书架和中间一张书桌而已,也没有什么人,只有百叶窗边一位扮演着图书管理员角色的老者百无聊赖地发呆,墙壁上有俄国诗人叶夫根尼·巴拉金斯基的海报,和手绘版的荷鲁斯之眼。




    我最喜欢地下一层。哪怕是第一次来书店的人,也很容易注意到一层门楣的墙边就贴了诺大一个标示“More books downstairs”,是的,真正值得探索的空间在地下一层,穿过逼仄的木头楼梯,如同穿越了时光甬道,回到上个世纪中叶。出于怀旧情结,书店跟60年前相比格局没有太多变化,空间并不宽敞,但至少很静谧,几乎没有装修,天花板上还是一些裸露的管线,光线不算太暗,书架之间排列比较密集,仅仅只能让两人擦身而过,也凭空搭出一些隐秘空间。有好几个读者干脆找个角落席地而坐,进入旁人勿扰的阅读时光。作为先锋文学的圣地,如果愿意花上一个下午耐心发掘,可以找到很多小众冷门作品。



    走在这样殿堂级别的书店里,我的脚步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响而打扰别人。鳞次栉比的书架上,数不清的英文书目看得我好累,只有熟悉的图片能够瞬间吸引我的眼球,希区柯克和亨弗莱鲍嘉是那么惹眼,都是我无比欣赏的银幕之星,一本记录了黑色电影里那些老而经典的影像,如《搭便车的恶魔》,一本是关于希区柯克的传记,由他女儿帕特里夏希区柯克撰写序言,书里有很多之前从未公诸于世的档案,包括照片、信件、便签。我杵在原地简单翻了一下,英文单词量有限,以看电影剧照、图片为主,而我弟还在帮我找着那本1976年版的《在路上》。




    凯鲁亚克的这本书可谓饱受争议,有一句话说得挺好:“倘若你并不为一代人的社会意义和伟大友谊所吸引,又何必要读这本书呢?”,我也曾经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与朋友发生过激烈争辩:“你说荒唐,我说流浪,一本书看下来,我对于他们去了哪些地方,经历了哪些事没有什么印象,只剩想象中的迪克所有漫不经心的语气和神态,漠视一切世俗的无所谓的吊儿郎当的‘认真’……可他又有什么不对呢,他有责任感,范围仅限于他自己,狭隘但是真实,他对生活有审视,只是审视在当下一秒的尽兴淋漓。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上有多么不妥。”回想之前两周多的时间里我走了一趟66号公路,遇到了很多怀揣着公路情怀而放肆地走在路上的人:大峡谷的那一队哈雷摩托骑士团,毕业十五年后再次聚在一起纵穿美西;圣路易斯城郊motel邂逅的日本单车少年,重走石田裕辅当年的骑行轨迹;凡宁小卖铺有过一面之缘的老夫妇,以重走66号公路的方式纪念他们的40周年结婚纪念……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过着别人曾经梦想的生活。

    大约待了一个半小时,我弟跟我说只有2000年出的那一版《在路上》,略有遗憾,走出书店时,外边的阳光略显刺眼,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让人有种重回现实世界的感觉,这次美国公路之行以城市之光书店作为最后一站,虽然只是到此一游匆匆走过,但至少我又看到了自己内心依旧蠢蠢欲动,嗯,这也算是圆满。

    TAGS 旧金山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