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2 • 周三 正经 今日问 我为什么活着? 我该怎么活着? 宜 欢喜 悲伤 忌 我常常问自己,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人间几十年,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走。身上的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走这一遭是为了什么? 后来,我遇见了余华的《活着》。说实话,这部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是封神的小说,我没看过。(纯粹个人原因,看不得大悲的东西。曾经看了几章《许三观卖血记》,因为写得太真实太折磨人而最终放弃。) 但那一句名言,我却是写也写烂了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我以为我获得了真理的指引,每当我对活着的原因心存疑惑时,我就一个人大念这句话,希望给我一点支撑,但最后都发现,这句话太过悲观。 或许这句话,适应《活着》中的每个人,但却不适合我,我将这归咎于时代背景不同。正在我继续迷惑,继续迷茫的时候,我又遇见了《朗读者》。 这是一档经典的综艺节目,人人称赞,但我又没看过(是的,我真的是个不太主动去接受新事物的人)。但因为工作原因,需要收集相关素材,慢慢地,慢慢地,我的眼光停留在许渊冲老人家那张截图上。 “生活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应该是以前读书太浅薄,从未接触到这样简单明了,却省人至深的道理,悔矣悔矣。 因此在我初次看到这句话,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觉得“醍醐灌顶”这个成语太好了,丝毫不差地形容了我当时的感受。 原来,活着的意义,在于此。 原来那些我靠躺在床上刷手机的日子,都不叫活着。原来那些如行尸走肉,懒惰如猪的日子,都不叫活着。 我回想了一下如今存留在我记忆里的那些日子,那些属于我活着的日子,我都在做什么。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和朋友们见山看水的日子,美景相伴,好友携手同游,开着玩笑,登着高山,那是打心眼里开心。现在回想起来,嘴角也会忍不住上扬。 还有啊,那些深夜码字的日子。一遍深受写不出文章的折磨,一边又感受一篇文章写完后带来的成就感。无论多晚,写完后,都**小小的得意。 还有啊,那些和朋友一起却羽毛球场上,切磋一把(其实都是被虐),一场下来酣畅淋漓的感觉,很久很久都难以忘记。 ....... 对我来说,什么事情值得记忆?是那些为某件事情拼命努力的记忆;是那些打破常规生活而演化出来的精彩记忆;是那些从心底里感觉快乐幸福的事情。 曾经听过一句话,不知道是哪位牛人说的,总结得非常有道理:有些人20岁就死了,到70岁才埋葬。 人活着,可是没有了记忆 ,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我不想这样,我想很多人也不想如此。所以,我敲起了键盘,记起了随笔,希望我的这些感悟对你有用,也希望这是对我来说,值得记忆的一段时间。 我们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