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特约记者 庄敬千
港媒15日报道,香港一独立非牟利国际法研究团体近日向海牙国际仲裁法庭提出一份“法庭之友意见书”。这份由来自多国的法律学者和国际法专家提交的意见书中,对仲裁庭“管辖权”和事件“可受理性”提出法理上的质疑。
此前,台湾一个国际法学会也向仲裁庭提交过“法庭之友意见书”,针对太平岛应该具有“岛屿”的法律地位提出证明。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新军认为,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证明此意见书与仲裁结果推迟发佈有关,“法庭之友意见书”的效力依旧取决于法庭如何对待之。
近几个月来,中菲“南海争端”热度难减,已被国际社会看作是一场牵扯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力量的较量。其实,单就法律而言,此案本身的开展就缺乏法律基础,菲方的诉讼书中更是有诸多漏洞,中国于法占理。
中国武汉大学中国边海与海洋研究院副教授、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黄伟在接受中通社记者採访时表示,应对南海仲裁之争,中国应发掘并利用好法理资源,打好“法理牌”。尽管中国法律界近期为此不断努力,中国国际法学会、海洋法学会等智库均对仲裁案本身提出过法律上的质疑,但国际社会给予中国的多为政治道义上的支持,手法亦以外交斡旋为主,国际法律界对中方的声援却相对较弱。
因应南海法理之争,中国之所以面临复杂局面和多重困难,原因有三。
其一,“南海仲裁案”已不是单纯的法律案件,而是掺杂着政治因素的产物。菲律宾提出诉讼请求看似是不涉及政治的法律程序,实则是试图用法律打“擦边球”触碰主权归属的政治问题。黄伟认为,从仲裁庭的成员组成上来看,各个成员都有自身利益考量,如此政治目的性,想要撇开其他因素单论法理并不现实。
其二,中国法律界与国际法律界的智库交流亟需加强。黄伟认为,国际法律界受西方媒体的影响依旧很大。他举例说,在多个中外专家共同出席的法律界学术研讨会中,一些国家的法律专家观点比较西化,对南海问题持有成见,但经过与中国专家面对面的沟通后,外方专家的看法普遍有所改观。
其三,中国亟需培育高端的海洋法人才。在海洋法领域,中国的实力与西方大国相比,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黄伟坦言,中国法律界应对南海仲裁案进行反思。首先,中国专家在国际上的权威发声不够,与国际海洋法专家的沟通深度有待加强。其次,中国缺乏熟悉司法仲裁实务的人才,实务经验的欠缺对中国应对仲裁案有影响。
中国亟需在南海问题上打好“法律牌”,赢得国际法律智库的支持,这将比歷史依据乃至外交等其他方面的声援更加有理有力。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中国对法律界更大的支持与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