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http://www.odty595.net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博牛社区
超级版主
当前积分:1500116
帖子    3810
新博币    0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展开更多
     
    384 0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image.png

    MIT 背景兄弟被控利用以太坊MEV 漏洞夺取2,500 万美元,纽约法院审理此案,将为「程式码即法律」划出关键分水岭。


    本周三美国纽约联邦法院开庭审理历史首见的链上官司:来自MIT 的Anton 与James Peraire-Bueno 被控在2023 年4 月藉由以太坊MEV 机器人漏洞,在短短12 秒内转走约2,500 万美元。检方称事件是一次「高速诱骗与转换」,而辩方反驳这只是以太坊上常见的、属于精密的套利策略。案件开启后,不仅牵动两名工程师的自由,也将测试DeFi 世界长期奉行的「程式码即法律」信条。

    核心指控浮上台面

    根据庭上纪录,检方以串谋电汇诈欺、洗钱与接收赃物等重罪起诉两兄弟,指称两人花数月研究MEV Boost 软体的弱点,锁定对手机器人后,先以探测交易搜集数据,再设置诱饵,最后在区块排序阶段完成转移。检方强调,被害者虽为其他自动化程式,但行为性质已超出单纯套利,构成刻意诈欺,若最后罪名成立,可能遭到20年以上的判刑。

    辩护律师则指出,两兄弟把所得向美国国税局缴纳600 万美元税款,证明资金没有被隐匿,他们主张所有操作都遵守以太坊协议规则,并未对链上资料进行未授权修改,因此应视为合理的市场行为,而非犯罪。

    MEV 行为的模糊边线

    最大可提取价值(MEV) 是区块生产者透过改变交易排序而额外获利的空间,常见手法包含抢先交易、套利与夹心攻击。长期以来,社群对MEV 态度分裂:有人认为高频套利能提高流动性,也有人担心掠夺性演算法会侵蚀用户信任。

    本案的特殊点在于,指控焦点转向「预谋且定点」的链上攻击,检方提出的三阶段流程展示行为复杂度,试图说明事件已成为人为操控,超出市场效率与市场机制的讨论范围。

    「程式码不是法律」的反思

    案发后,社群意见迅速分化,TXPool Capital 投资长Evan Van Ness 把此行为形容成「爱情和MEV 中一切都公平」,暗示市场本来就允许强者介入弱者的交易排列。然而,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Dankrad Feist 在社群平台回应:

    「程式码不是法律。」

    Feist 指出,即使系统无需许可,恶意利用软体漏洞获利仍有可能违反普通法,这段发言等于把讨论拉回传统司法标准:只要操纵意图与受害事实明确,链上执行就不能摆脱法律约束。

    可能的判例效应

    观察人士预期,判决将首次对MEV 行为给出司法定义,可能重新改写defi与以太坊生态,后续影响至少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保留MEV问题的PoS公链(如以太坊)节点营运商、MEV软体从业人士可能面临法律争议,出现规模与业务调整;第二,DEX自动套利与路径重新排列等透过MEV潜在行为设计的协议,可能会面临客源流失与法尊成本问题,因为「在链上发生」不再等于合规。第三,监管机构可能以此案为基础,建立针对去中心化金融的新指南,涵盖洗钱防制与消费者保护。

    不论最终裁定是无罪还是定罪,这场纽约官司都将成为区块链史上的里程碑,它迫使开发者、投资人与法规制定者将MEV视为问题,并考虑未来在各国可能的法遵成本,若稍有不慎,以太坊等PoS 为核心机制的公链很可能迎来巨大监管挑战。

    本专区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平台不承担真实性及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处理:Telegram @boniuom
    个人签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博牛社区 x 菠菜圈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