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车车飞飞 于 2025-9-22 17:55 编辑
即便在以色列最强大的盟友美国,舆论对他们也正在恶化,以色列人应该警惕。
9月14日,在向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展示耶路撒冷最神圣之地、拥有2000年历史的西墙巨石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两国关系“像我们刚刚触摸的石头一样坚固持久”。
不幸的是,他错了。
随着加沙战争使以色列日益孤立,它愈发依赖美国。本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澳洲、英国、加拿大和法国等老友将承认巴勒斯坦国,而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却让真正的建国前景更加渺茫。美国是唯一阻止以色列滑向“贱民国家”地位的屏障,而这种地位将对其外交、法律和军事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尽管内塔尼亚胡一再声称美以关系牢固,但事实并非如此。他激怒了特朗普政府,同时忽视了联盟内部的深层裂痕。民主党选民长期以来对美国这个最受宠的盟友逐渐疏远,共和党选民的信心也在下降。美国民意若骤然转向,将对一个位于危险敌对地区、仅有一千万人口的小国构成灾难。
美国的民调令人震惊。支持以色列胜过巴勒斯坦人的比例降至25年来最低。2022年,42%的美国成年人对以色列持负面看法,如今已升至53%。最新的YouGov/《经济学人》调查显示,43%的美国人认为以色列在加沙犯下种族灭绝罪。在过去三年里,50岁以上民主党人对以色列的负面印象上升了23个百分点;而50岁以下共和党人对以色列的支持率与支持巴勒斯坦持平,而在2022年这一比例是63%支持以色列。2018至2021年间,30岁以下福音派信徒支持以色列的比例从69%骤降至34%,这一转变被认为仍在持续。
要理解其意义,需要回顾美以关系曾经的价值与利益纽带。两国都是由逃离迫害的开拓者建立的民主国家,都相信自己的国家是“山巅之城”或“万国之光”。在冷战时期,以色列是阻挡苏联在阿拉伯世界扩张的堡垒;冷战结束后,他们依旧联手对抗伊朗。2001年“9·11”恐袭后,两国又因对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共同憎恨而团结。
出了什么问题?对民主党人来说,裂痕在于价值观,尤其是年轻人。民主党人常把对美国奴隶制和新殖民主义的愧疚投射到巴勒斯坦人身上,把以色列定居者视为压迫者,尽管这种类比牵强。以色列政治右倾使这一趋势恶化。此外,内塔尼亚胡刻意将以色列绑在共和党阵营,寄望于共和党能攻击任何在定居点或和平谈判问题上向他施压的民主党政府。
共和党选民的流失更多源于利益分歧,而非信念冲突。对美国纳税人援助乌克兰的不满延伸到自1948年以来美国向以色列提供的约三千亿美元。以色列对卡塔尔和叙利亚的打击破坏了特朗普在中东推动和平的努力。一些捐助阶层在特朗普带领下,转而靠拢海湾国家。
加沙战争进一步恶化局势。当美国人看到饥饿儿童的照片时,自然心生震颤。一些共和党评论员,如卡尔森(Tucker Carlson),愤恨以色列可能通过攻击伊朗拖美国再次卷入中东战争。每当以色列遭批评,其支持者便指控反犹,但并非总是公正。过度使用后,这种严重的指控已逐渐失效,这对全世界犹太人,包括以色列,都是坏事。
乐观主义者会说这是危言耸听。过去以色列和美国政府也曾有摩擦。今年6月,两国军队首次并肩作战,对抗伊朗。当加沙战争结束、新总理上任后,以色列对美国的依赖将再次显现。以色列在中东的主导地位也会迫使美国继续关注他们。
但这种想法过于自满。民意的长期转向比政府间摩擦更危险。虽然形成缓慢,却难以逆转。一旦选民改变态度,政治禁忌会突然瓦解。如今已有以色列分析人士担心,拜登总统可能是最后一位本能亲以的美国总统。
军事援助依靠十年协议支撑,现行协议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8亿美元,将于2028年到期,理应开始重新谈判。但以色列担忧特朗普会拒绝拨款,正在寻求把协议包装成“伙伴关系”。对以色列而言,资金本身不如技术共享和武器供应可靠,尤其在战时更重要。
新的愿景
不要以为内塔尼亚胡的继任者能轻易修复关系。以色列同样是民主国家,而且严重分裂,许多选民支持民族主义-宗教右翼。即便战斗结束,加沙也将是长期伤口。
强大的政治派别决心扩建定居点,甚至吞并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
本周,内塔尼亚胡称以色列为“超级斯巴达”,随时准备独自作战。随着以色列在加沙持续作战,并随意打击阿拉伯首都,它正押注于以军事支配中东来确保安全。
但这种孤立、强硬的设想是悲剧性的误判,最终可能驱走它无法替代的保护者。
对以色列而言,没有比这更危险的战略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