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车车飞飞 于 2025-8-26 17:09 编辑
伪装成实用主义的,其实是自残的机会主义。
“羞辱”、“经济投降”,以及“似乎是从成人娱乐业偷来的”言论。
这些只是欧洲人对其领导人向美国总统特朗普低头的一小部分反应,先是接受他要求北约国家将国民收入的5%用于国防,然后又同意了一份贸易“协议”,使欧盟的处境比之前更加糟糕。
当特朗普重返白宫时,欧洲领导人似乎还不确定如何应对他。而现在,他们的战略选择已然明朗:选择迎合而不是对抗,同时用夸耀的言辞大声赞美特朗普的和平与交易能力。问题是,这样失去自尊是否值得?接近决策的人士反复强调,“没人是天真的”,他们把这种行为辩解为务实。
可以归纳出三点理由。
第一,既然说好话不要钱,为什么不奉承特朗普?
第二,这样做比替代方案更好(乌克兰防御被削弱、全面爆发贸易战)。运气好的话,欧盟公司甚至可能从对非欧贸易更高的关税中获益。
第三,政策制定者低声承认,欧洲许多对特朗普的承诺只是作秀。
所谓5%国防开支,以及在美国的大规模投资与采购计划既不现实,也不打算兑现,而特朗普却信了,于是他们认为自己“赢了”。
这种立场毫无原则可言;有原则的回应应当是反击。
更严重的是,它甚至未通过倡导者自设的“务实”考验。真正的务实是减少对敌意美国的依赖。而他们所谓的务实其实是机会主义,不仅令人反感,还在造成真实的损害,尤其是对欧洲自身的政治。
特朗普深知,语言并非廉价的东西。政治言辞设定了预期并塑造了权力。北约秘书长吕特(Mark Rutte)和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对特朗普的阿谀奉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意味着外国领导人现在也心甘情愿接受他在国内强加的一点:
要想成事,就必须放弃说真话。
欧洲领导人还认可了特朗普把政治当作电视表演的观念。
结果,他的发脾气、霸凌和对屈从仪式的渴望正在国际舞台上被正常化。
此外,欧洲也失去了指责特朗普违反国际条约的能力,比如世界贸易组织要求的最惠国原则。它还接受了这样一种理念:
成果是通过“大人物”(偶尔也有女性)之间的私人讨价还价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民主审议和建立共识的艰苦努力。
必须看到,这些选择让欧洲付出了什么代价。它丧失了本可以动员的政治资本,去领导一个维护规则贸易、对抗特朗普的国家联盟。
不仅如此,它还背叛了美国国内那些朋友,他们原本指望欧洲在他们自己难以抵挡时挺身而出。
更重要的是,欧洲正在冒着丧失政治灵魂的风险。
它让自己陷入一种困境:
领导人无法公开说出他们真正要做的事。这必然滋生不信任,是对民主,尤其是欧洲自由民主的毒药。选民怎么可能支持那些无法公开说明真相的政策(例如对特朗普的承诺并非真实)?如果欧盟虚伪地接受经济学家鲍德温(Richard Baldwin)所谓的全球化“抱怨学说”,又如何抵御国内依靠这种观点壮大的反欧势力?
危险在于,欧洲对特朗普的低声迎合,把广泛问责的需要让位于特朗普式的“相信领袖”与交易主义,而这本质上带有威权主义。
通过让特朗普的意志战胜现实,欧洲领导人所谓捍卫集体利益的“务实”行为,实际上正在加速欧洲大陆政治的“特朗普化”。
另一条道路是存在的。今年2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椭圆办公室面对特朗普的呵斥时坚持立场,从上周他再次回访的情况看,并没有因此吃亏。如果欧洲其它领导人需要从白宫学到些什么,那才应是值得效仿的榜样。
欧洲正在向特朗普出卖灵魂
欧洲正在向特朗普出卖灵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