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象征自由贸易精神的瑞士日内瓦,如今又站上国际舞台的风口浪尖。 本周末,中美两大经济强权将在此展开备受瞩目的贸易高层会谈,这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大规模对等关税后,双方首次正式交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透过声明证实,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预计于9日至12日访问瑞士,期间将与贝森特进行会谈。
瑞士向来自认为是全球贸易体系命运的决定之地。 1947年《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就是在日内瓦签署; 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也设于此。 然而,特朗普政府对WTO态度冷淡,并大推关税政策,让这座「贸易圣地」地位岌岌可危。 如今,随着美中谈判重返阿尔卑斯山下,日内瓦又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美对中关税飙至145% 财长坦言「撑不久了」
「没有哪一方先开口,而是经过多次接触自然促成。」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福斯新闻》专访时说道。 他将与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Jamieson Greer)一同赴日内瓦,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习近平的心腹何立峰会面。 虽然这两位美方官员无法完全地主导政策,但分量够重,足以让中方重视。 不过,贝森特也不讳言,现阶段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高达145%,这样的水准是难以为继的,就算电子产品和其他部分品项获得豁免也无济于事。
中国则是祭出最高125%的报复性关税下,仍悄悄豁免了对飞机引擎、药品等商品,显示双方都希望为谈判保留空间。
恐离「上菜」还有一段距离
「我们同意会谈,这周六与周日将讨论『要谈什么』。」贝森特直白表示,这场会议很可能只是铺设谈判桌,离真正「上菜」还有一段距离; 中方也抱持戒心,商务部指出:「中国有句老话,『听其言,观其行』。」
毕竟,双方核心歧见仍难化解,包括中国的产业补贴、国营企业角色、知识产权、数据法规与监管标准等结构性问题,这些可能都不在这一轮谈判议题之列。
根据《经济学人》7日报道,花旗银行数据显示,今年4月下旬,中国出口美国的货柜船年减超过36%; 而依哈佛大学学者卡瓦洛(Alberto Cavallo)团队从美国零售网站收集的数据,中国商品价格已有上升趋势。 显然,这场关税战让双方都不好受。
关税升至“阿尔卑斯山”高度 还能退场?
从特朗普4月初宣布34%「对等关税」、再加上惩罚中国制造芬太尼的20%税率,以及历任政府留下的基础关税,双方经过数轮报复后,迅速推升至逾125%的高点。 双方都没打算将关税升得这么高,如今也都在寻找下坡路。
如果谈判顺利,双方关税或有机会下降,美方甚至可能为取消芬太尼关税找个理由。 尽管如此,大局仍未明朗。 川普政府目前正与其他17个较容易协商的国家进行谈判; 中国则逐步为国内舆论铺路,准备打一场长期战。
WTO失能,瑞士失语?
令人唏嘘的是,这类国际贸易冲突,本应由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出面裁定。 中国确实已向WTO正式提出申诉,痛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 但问题是,WTO法官人数不足,无法处理上诉案,美方也根本不理会裁决结果。
「川普打造的是一个『非体系』的贸易秩序。」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教授鲍德温(Richard Baldwin)直言。 日内瓦虽再次成为高风险谈判的场地,却已非能左右全球贸易命运的主角。
|
本论坛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用于分享与讨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平台致力于提供开放的资讯与交流空间,但不直接参与用户间的交易与合作。请用户自行甄别信息真伪,谨慎交流与交易,必要时寻求法律协助以维护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