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方济各教宗去世后,全球目光转向枢机团选出继任者
路透社梵蒂冈城4月21日消息,在梵蒂冈周一宣布教皇方济各逝世后,全球天主教徒的关注焦点迅速转向将选出下任教宗的红衣主教们。
由于方济各在任期间任命的大多数枢机都倾向进步派,外界普遍预期他的继任者有可能延续其改革路线,甚至可能再次由非欧洲人担任教宗。
不过,教宗选举流程高度保密,在西斯廷教堂烟囱升起白烟之前,一切都难以确定。
当教宗去世或辞职后,80岁以下的枢机才有资格进入秘密选举会议(宗座会议),从他们之中选出领导全球近14亿天主教徒的新教宗。
宗座会议的召开日期将由抵达罗马的枢机团成员决定。
截至4月21日,全球共有252位枢机,其中135人未满80岁、具备选举权;其中108人由方济各任命,22人由本笃十六世任命,5人由圣若望保禄二世任命。方济各举行了10次枢机会议(Consistory),持续推动枢机团国际化。
方济各打破欧洲中心主义,提拔全球“边缘教会”
方济各在任期间任命了来自卢旺达、佛得角、汤加、缅甸、蒙古、南苏丹和瑞典等过去从未有过枢机的国家的代表,强化了发展中世界天主教会的声音。他甚至多次略过一些欧洲大城市的传统枢机席位,以突出教会不能再以欧洲为中心的理念。
在美国,他也未任命保守派主教所在的旧金山和洛杉矶等教区为枢机辖区。
相反,他提拔了被视为进步派盟友、关注环保与LGBTQ群体的华盛顿总主教麦克埃尔罗伊(Robert McElroy)。
目前欧洲仍拥有最多的选举枢机,占比约39%,但这比2013年方济各上任时的52%显著下降。
亚洲和大洋洲的选举枢机位居第二,占比约20%。
教宗的遗产将深刻影响下一任的走向
一位教宗任命的枢机数量越多,其影响力就越深远,因为这些人不仅是教会高层,也可能从中诞生下一任教宗。
但继任者是否延续前任路线,并非必然,宗座会议也可能选出理念不同、但更适应时代或内部需要的候选人。
例如,教宗本笃十六世因长期协助圣若望保禄二世而被视为延续者;但他在2013年辞职后,枢机团则选择了阿根廷的贝尔戈里奥(Jorge Mario Bergoglio)为教宗方济各,以重塑教廷形象、回应欧洲以外教会的发展动力。
年满80岁的枢机虽无选举权,仍影响走向
尽管80岁以上的枢机无权进入宗座会议投票,他们仍能出席选举前召开的“大会议”(General Congregations)。
在这些会议中,枢机们将就下一任教宗所需的个人特质和领导方向进行深入讨论,间接影响最终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