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柬埔寨商品突如其来的关税调整,如同一场暴风骤雨,瞬间击碎了许多投资者的信心。4月3日凌晨,美国政府宣布对柬埔寨出口至美的商品征收最高达49%的关税,这一政策令柬埔寨众多依赖美单的中资企业陷入困境。
原本满怀信心的考察投资企业纷纷暂停计划,而已经落地的企业也被迫重新评估其商业模式,更多企业则陷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中。对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制造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政策调整,更是生死存亡的考验。
来柬20余年的一名中国投资者则说,对此次关税调整感触尤深。他的汽配厂完全依赖美国订单,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发展,但这一次的关税调整,让他的企业措手不及。他在采访中坦言,本次关税上调让他的企业陷入绝境:一下子从0涨到49%,这简直是晴天霹雳,铝制品更是看不到机会,满眼都是泪!
过去,柬埔寨的低成本优势使其工厂能够稳定向美国供应汽车零部件,然而如今,面对49%的额外关税,企业盈利空间几乎被完全吞噬。“订单正在减少,我们的生产线已经缩短了工作时长,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半年之内工厂可能就无法维持运营。届时,无论是想转移、还是转型都不是一件易事。”该名投资者忧心忡忡地表示。
“如果美国政策长期不变,在柬埔寨的企业经营模式将必须做出调整,否则生存将变得愈发艰难。”
不仅是汽配行业,受此政策影响最严重的还有纺织箱包等行业。据业内人士透露,纺织箱包是本次关税战灾区中的重灾区。
“这些行业本就是劳动力密集型,利润微薄,以走量为主。而柬埔寨的纺织行业是美单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今额外增加的49%关税,让大部分订单陷入亏损境地。不少企业已在考虑是否调整供应链,将生产转移至其他东南亚国家,如印尼、马来等,以利用东盟自贸区(RCEP)的优惠政策来规避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
柬单网记者尝试联系多位纺织箱包企业主,对方均表示很忙,无暇接受采访。
另一位受访者欧莱发柬埔寨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分析认为,美国短期内不太可能进一步加码关税,而是会在当前水平保持稳定。他指出,虽然此次对柬埔寨的加税政策打击面广,但对欧盟市场和国际其他地区的贸易影响相对有限。
“如果只是搬迁工厂,而没有完整的原材料和配套设施支持,企业的生产成本可能会更高。”欧莱发负责人指出。若企业开始调整业务方向,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或许能探索新的出口渠道。
与此同时,据劳工部统计,截止2024年7月,制衣制鞋和箱包厂超1500家,工人人数达91.3万人,每年发放的工资达29.7亿美元。
曾有业界人士表示,2024年柬埔寨GFT行业出口额有望达到140亿美元,超过2019年的128亿美元,创造历史最高水平。
由此可见,服装业不仅是柬埔寨的经济支柱企业之一,国际贸易量更是占据大头,美国更是柬埔寨最大出口目的地。若美国关税无任何降低趋势,相关产业经济、产值等或将连带锐减。
上述汽车配件投资者还透露,今年以来,不少来柬考察的中国投资者都展现了强烈的投资意愿,甚至有不少落地的企业。据他所知,在美国关税上涨的冲击下,有些刚完成前期投资:建工厂、买设备的企业家们,甚至在无产出的情况下就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他们大多是出海企业,本想以柬埔寨为重点发展对象,但却迎来了致命一击。情况稍好些的是准备投资,还没落地的企业家们,还有选择性。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两位受访者均认为,纺织、鞋类和木制品等行业的确有向其他东南亚国家转移的可能性。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备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面对危机,柬埔寨政府也迅速采取行动。柬埔寨商务部长占妮莫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柬方始终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规定,美国所称对美国产品征收“97%”的高额关税并不属实。她呼吁企业保持信心,并充分利用柬埔寨与中国、韩国、阿联酋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贸易机制,拓展市场空间。
此外,美国商会也于近日已发布单独声明称,将敦促美方重新审视并立即停止对柬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当前,柬埔寨政府正在积极制定应对方案,财政部长翁本莫尼洛牵头,联合商务部及其他相关经济部门,与私营企业代表展开紧急磋商,商讨如何降低关税对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政府的介入,让企业界对未来仍抱有一线希望。
在美国关税的冲击下,中国投资者该怎么办?如何渡过这一难关,还要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