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天,电动车车主Jimmy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驾驶一辆电动汽车,从越南出发穿越边境进入柬埔寨。他在一个跨论坛上发了帖:“我准备从越南自驾去柬埔寨然后再去老挝巴塞,不知道柬埔寨有没有电动汽车充电站?”;很快,一位柬埔寨本地网友回复:“金边、西港、暹粒、蒙多基里都有充电站了,PTT加油站配套也方便。”
这简单的一问一答,在当时显得乐观而轻松。然而一年后的今天,Jimmy没有继续发帖是否已经出行,或许这背后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柬埔寨虽说有充电站,却远远不能称得上“畅游无忧”。
电动车发展的一个段子曾风靡网络:有人问,有没有一种东西可以让车在2分钟之内满电再跑500公里?有人答:“你说的东西应该叫汽油吧。”
这个段子引人发笑,但却点出了电动汽车普及过程中最令人焦虑的三大现实:一是充电速度远不如加油;二是充电设施常常不够用,还需要排队;三是即使像特斯拉这样的高端品牌,也无法消除“里程焦虑”:而在柬埔寨,这三大难题同样存在,甚至被进一步放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柬埔寨全国正式投入使用的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仅有21个。虽然政府早已提出在全国范围建设200个充电站的计划,并承诺逐步推广到所有省市,但多数建设仍处于初期规划阶段。
柬埔寨的地理条件复杂,从东部湄公河流域到西部山区,从金边到边境小镇,道路状况差异巨大。更何况在非城市区域,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本身就难以保障。这也意味着有时候驾车驶离金边、西港、暹粒这类主要城市去一些偏远地区,电动车主们很可能会陷入“敢出门但不敢远行”的尴尬处境。
不过代理电动汽车的车企们早就给出了“家庭充电桩”的替代方案。比如某个进入柬埔寨市场的电动商务车就提供三种充电方式:超级充电站充电1小时、7千瓦家用桩充电约4小时,还有一种便携式1千瓦充电设备,号称“像给手机充电一样”。
听起来不错,但代价是从空电再到充满要48小时。
上图:某品牌电动汽车给出的家用充电方案
小瑜是一位在金边工作的中国人,目前住在一栋高层公寓中,他原本打算购买这款商务车,但在实地了解充电方案后陷入犹豫:公寓不支持拉线、物业担心电路安全、家用1千瓦充电线也只有5米左右。
“就算物业答应我装,48小时才能充满也太夸张了吧,而且线还那么短难不成要我把车停到家里?我工作日开车,周末只能把车停到那里充电?这完全不划算。”小瑜告诉记者;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应该部分在柬埔寨买了电动汽车的车主们共同遇到的问题。
不过这并不耽误电动汽车品牌们在柬埔寨热火朝天的宣传与布局:比亚迪、极客等中国新能源品牌,纷纷抢滩柬埔寨市场,有的甚至计划在当地设厂;此外据中国新闻网与多家行业媒体报道,柬埔寨已成为东南亚电动车投资的新高地,市场潜力巨大、政府政策也倾斜明显。
据柬埔寨公共工程和运输部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达到3万辆,电动摩托车将达72万辆。政策制定者显然是有远见的,路线图也已经写得很详细。
然而这背后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到那时,充电桩配套跟得上吗?
根据柬埔寨电动车发展路线图,到2050年,预计充电站数量需达到9900至33800个,投资额高达5.76亿美元。然而这还要等25年,而目前连前200个充电站都尚未全部落实。
目前,一些别墅或联排屋的车主可以在家中安装家用充电桩,虽然功率小、充得慢,但起码解决了“能不能充”的问题;但对于更多住在高楼公寓的用户,现实远不如想象中美好:除了物业不配合、审批流程繁琐,还有安全隐患、电路负荷、电价分摊等多重问题。
一位名叫文杰的电动汽车用户说他所在的金边某高端公寓,光是申请充电桩就走了三个月流程,还要请第三方电工来勘察线路,最后物业一句“风险太高,不同意”就让整个计划泡汤;而电动车主的需求却在飞速增长,一些用户甚至不得不“蹭电”:夜晚去朋友家、偷偷从家里拉线、要不就开出去好几公里找充电站去充,从这方面来看,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速度似乎正在被一个小小的“插座”掣肘。
不过就算找到了充电站,价格也有很大差异。
自2023年8月1日起,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设定的公共充电站电价为每度电1600柬币(约0.39美元),相比家用电费每度电616柬币(约0.15美元),充电站的费用高出约2.6倍。对于本地普通家庭而言这已然构成负担;而一些车主还计算过,如果长期使用公共充电桩充电月均电费几乎与汽油车持平,甚至略高。
一位名叫小图的电动车主告诉记者:“如果你在家装了桩,按本地电价计费确实便宜很多,但问题是一些人根本没法装家用桩。”
不过柬埔寨政府并非不重视电动汽车,近年来连续推出政策:下调进口税、提供贷款补贴、计划建站、优化审批流程;与此同时,政府还尝试与企业合作,如建设智能充电网络等;而电动车品牌也不吝投入:推广活动、试驾体验、技术展示接连不断。许多车企也推出金融方案、免税优惠等吸引消费者。
但是,这一切似乎都难以破解“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用户买了车,还需要考虑充电问题;政策有了方向却落地艰难,而在柬埔寨目前电力结构尚不稳定、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光靠外资建厂与口号式政策还远远不够,虽然电动车是全球的趋势在柬埔寨也的确拥有广阔市场,但趋势只是方向路径则需要建设。
充电桩与电动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双胞胎”。如果配套不能同步发展,再多品牌入局也不过是“孤掌难鸣”,一旦让用户“怕充电”,那么电动车的市场信任基础也会逐渐动摇。
Jimmy的问题,放在今天依然值得问一句:柬埔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真的保障你能“肆意畅游”了吗?也许真正的答案,是当“最长48小时”变成“最快15分钟”的那一天,才是速度真正追上了里程的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