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掀起的 “北上消费热潮” 备受瞩目。每逢周末或假期,众多港人奔赴深圳,开启吃喝玩乐模式,甚至成群结队涌入超市大肆扫货。 不过,近日连登讨论区一篇题为 “北上热潮开始减退” 的帖子,直言深圳存在3大 “死症”,引发热议。
第一个 “死症” 是物价上涨。过去,港人北上消费的一大吸引力便是深圳相对香港更为亲民的物价。无论是美食佳肴,还是各类生活用品,都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但随着时间推移,深圳的物价不断攀升。 前段时间,山姆超市在香港掀起一阵热潮,如今却已鲜有人提及。不仅如此,港人北上的频率也有了明显的下降。除了居住在北区,因地理位置靠近深圳,日常会频繁北上采购食材的居民外,大部分港人前往深圳的次数已大幅减少 ,不再像从前那般热衷于北上消费
第二个 “死症” 是餐厅过多,网民指出,深圳尽管新商场不断涌现,可存在明显短板。商场里 “餐厅数量过多,没什么其他可逛之处”。
第三个 “死症” 是商场没有新意。在他看来,深圳除了福田和南山等区域尽显现代化都市风貌外,其他地方仍旧带着浓浓的 “旧式大陆风格” 。且大品牌店铺较少,价格甚至比香港更贵。
这篇帖文在网络上引发了网民们的热烈讨论,许多人都对深圳商场 “千篇一律” 的现象表示认同,觉得缺乏新意;同时,也有不少网民对深圳物价上涨提出批评,众多网民都认为,如今深圳和香港的物价差距正逐渐缩小。 但北上热潮真的消退了吗? 港人北上消费 变成习惯 尽管部分网民觉得北上消费热潮已然减退,不过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坚称北上消费已从一时的 “热潮” 逐渐演变为一种日常 “习惯”。
有网民分享道:“我父母在一两年前还特别抗拒回内地,总说担心治安不好。可自从他们跟着朋友去了一两次之后,现在每个月都要去内地吃饭。”
还有网民指出,北上进行按摩、用餐等消费项目依旧颇具吸引力,“哪怕把交通费用算进去,怎么着都比在香港消费便宜” 。
出入境数字惊人 去年北上的港人逾7700万人次 有网民对此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觉得北上热潮实际上并未彻底消退,只是变得更为低调,“没人提及,并不代表没人前往,每个周末都有大批人乘车前往内地。”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去年一整年,经由深圳各个口岸北上的港人数量超过7700万人次。
在刚刚结束的农历新年假期,假期最后一天,经深圳各口岸入境的本地居民超过42.3万人,数字依旧处于高位,足以表明北上的热度依旧不减 。
大家对于“北上热潮开始减退”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