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甚么可避免患上糖尿病?有医生推荐可多喝6大饮品控制血糖,预防或改善糖尿病,包括常喝1种饮品,更可降低30%患糖尿病风险。 医生教喝6大饮品 患糖尿病风险降30%
根据日媒《President Online》报道,糖尿病专家矢野宏行医生在《薬に頼らない糖尿病の大正解》中指,饮品的选择和摄取方式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饮品甚至可能比食物更容易影响血糖水平。他特别列出以下6种饮品,有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管理血糖。 甚么饮品可改善糖尿病?
6大饮品改善糖尿病: 1. 咖啡 咖啡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调查咖啡与糖尿病关联性的研究指出,每日饮用240毫升以上咖啡的人,其血糖水平比不喝咖啡的人更低。虽然咖啡对糖尿病有好处,但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饮用含糖奶精的牛奶咖啡的或罐装咖啡,建议选择黑咖啡或仅加入少量牛奶的咖啡。此外,咖啡中的咖啡因可能影响睡眠,建议在睡前4小时内避免饮用。 2. 绿茶 含有的儿茶素,不仅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还能减少内脏脂肪、降低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有研究显示,每日饮用6杯以上绿茶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每周饮用少于1杯的人低33%。不过,要注意饮用绿茶的时间,因为绿茶中也含有咖啡因。 3. 桑叶茶 富含桑叶生物碱(Deoxynojirimycin;DNJ),能有效抑制饭后血糖上升,建议可以在饭前喝一杯。 4. 路易波士茶 含有一种天然类黄酮素(Aspalathin)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避免患上糖尿病。由于南非路易波士茶含有较多镁,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腹泻,建议每日摄取量不超过500毫升。 5. 喝水 在七月和八月等炎热的天气,容易让身体出现脱水状态,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若持续脱水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脑梗塞、心肌梗塞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但有些人为防止脱水会一次喝大量的水,导致水分不仅无法被吸收,还会对身体造成压力。 矢野宏行建议可以在感到口渴前多次补充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喝水。另外,用餐前的30分钟,喝下1至2杯的水,有助抑制进食量。有研究显示,在饭前30分钟喝水的人后,12周内可以减掉4.3公斤。 6. 苹果醋 喝水时可加入1汤匙苹果醋,苹果醋的味道和微弱的酸度使水更容易饮用。而且有研究指,每天饮用苹果醋可以降低血糖水平。 喝酒会令血糖上升? 至于酒酒精饮品,矢野宏行指虽然酒精本身不会直接令血糖血高,但某些酒精饮料,例如啤酒、葡萄酒、鸡尾酒和水果酒含有大量糖类,可能导致血糖上升。 若糖尿病患者想饮用酒精饮品,建议选择无糖的威士忌或烧酒,并控制每日摄取量,例如每天喝一杯双份威士忌(60毫升)或一杯加冰的烧酒(100毫升),相当于每天摄取20克酒精。 甚么“健康”饮品恐令血糖失控? 矢野宏行医生也列出以下2种看似健康的饮品,如长期饮用恐令血糖失控: 1. 蔬菜汁和果汁 虽然这些饮品含有维他命、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但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膳食纤维被去除,导致糖分浓度升高,反而可能引发血糖波动。研究显示,喝果汁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2. 含有代糖的“零卡饮品” 人工甜味剂有很多种,例如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而外界过去认为,因为它们味道甜但热量较少,而且不含会升高血糖水平的葡萄糖,适合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饮用。 矢野宏行指出,当摄取碳水化合物时,代糖会触发胰岛素的分泌,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能量或将其储存为脂肪。虽然人工甜味剂不会导致餐后血糖飙升,但是会促使大脑吸收更多的能量,导致引发糖尿病和肥胖症等疾病。有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对人体大肠和小肠中的肠道菌群有负面影响。 香港糖尿病患者逾70万 留意8大初期症状 据香港医管局的数据显示,香港约有70万名糖尿病患者,占总人口约10%,即每10名港人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更有年轻化趋势,年龄35岁以下人士有2%发病。根据世界衞生组织的准则,如空腹血糖大过或等于7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 mmol/L的人士,则可判断为患上“糖尿病”。空腹的定义为禁食8小时以上。当中,糖尿病主要可分两大类型,并会出现以下常见症状: 第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 - 病因:胰脏内制造胰岛素的细胞遭受破坏,不能制造胰岛素。
- 原因:与遗传、自身免疫系统出现毛病或环境因素有关。
第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 - 病因:最常见的类型,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或相对些微减少,但胰岛素不能发挥功能,病因是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抗拒性。
- 原因:与遗传、不良饮食习惯、体形肥胖或缺乏运动有关。
糖尿病者初期常见征状 - 经常口渴
- 小便频密
- 感到饥饿
- 体重下降
- 容易疲倦
- 视力模糊
- 伤口不易愈合
- 皮肤痕痒,女性或会出现阴部发痒的情况
小心2大糖尿病并发症 严重恐中风/截肢 据医管局资料,糖尿病有机会引起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严重者有机会导致截肢或致命风险: 1. 慢性并发症 若糖尿病控制不当,血糖长期偏高,血管和神经系统容易受到损坏,令身体器官长期受损,甚至丧失功能,有致命风险: - 脑:脑血管病如中风等
- 眼睛: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
- 心脏及血管:冠心病、心脏衰竭、高血压
- 肾脏 :蛋白尿、感染、肾功能衰竭
- 足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溃疡、感染。如下肢溃疡感染长期不愈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2. 急性并发症 急性血糖过低 (血糖少于3.9mmoil/L): - 患者可能出现会出心跳加速、严重饥饿、头晕、眼花、震颤、发抖、冒冷汗、嘴唇、舌头或手指有麻痺感觉,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
- 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普通汽水或果汁半杯,征状改善后加面包1小片或饼干3-4块
急性血糖过高 (血糖等于或超过15mmoil/L): - 患者可能会呼吸快而深、有恶心、呕吐、剧渴现象、并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况
- 此时患者应尽快送院医治
资料来源:《President Online》、衞生署、医管局 专家履历:矢野宏行 日本糖尿病专家,专注于治疗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包括糖尿病和高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