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中國是有擔當、負責任的國家,不會像某些國家那樣幹些見不得人的事。 據權威媒體報導,在丹麥和瑞典之間的卡特加特海峽,滯留超一個月的我國伊鵬3號貨輪,於12月21日重新起航。 這表明伊鵬3號是清白的,與該海域海底光纜斷裂毫無關係。 說起這事令人氣憤,有人稱伊鵬3號事件是“銀河號”事件的重演,真的是這樣嗎? 先來看看伊鵬3號被“扣留”一個多月是怎麼回事。 2024年11月15日,我國浙江寧波伊鵬海運公司的伊鵬3號貨輪,從俄羅斯烏斯季 - 盧加港裝貨後出發,打算將貨物運往埃及。 在途經波羅的海海域時,附近的兩條海底光纜突然斷裂,巧的是,伊鵬3號當時正好航行到此處拋錨休息。 於是,伊鵬3號受到相關國家的懷疑並被攔截:當時丹麥、瑞典、芬蘭和德國相繼出動海軍及海岸警衛隊密切監視,這實際上形成了扣留。 近日,在中國主導下,四國代表被允許登船調查。因為伊鵬3號是無辜的,最終得以重新啟航。 此次被扣留共33天,這和1993年被美國扣留33天的銀河號情況相同,所以有人說伊鵬3號事件是第二起銀河號事件。 但我認為這兩起事件性質不同。 銀河號事件是被美國侮辱的屈辱事件,1993年時,中國海軍實力不足,雖然覺得憋屈,卻對美國的霸道行徑無能為力。 30多年過去了,中國海軍實力大增,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我們有能力拒絕丹麥、瑞典、芬蘭和德國登船調查,有底氣說不,這四個國家也不敢輕舉妄動,它們的實力遠不及我國海軍。 但我國本著和氣生財的原則,主動配合並主導了登船檢查和調查,彰顯了大國參與國際事務的擔當精神,這怎麼能和30年前的銀河號事件一樣呢? 即便這次涉及到了美國,它也不敢像當年扣留銀河號那樣肆無忌憚,也要考慮中國如今的影響力。 國家強大了,配合與不配合全在我們一念之間。 不配合有不配合的道理,因為我們沒做虧心事,沒義務配合;配合有配合的目的,我們是負責任的國家,沒做虧心事,何懼調查? 接受得光明磊落,拒絕得理直氣壯,我們掌握著主動權,我們說了算! 這四個國家的代表,最終無話可說,對中國的積極配合表示感謝。 同時,我們也給足了他們面子,畢竟以後還要從人家門口路過,得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