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時,波羅的海兩條海底電纜突然斷裂,當時相關國家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以所謂調查為由截停了我國名為“伊鵬3號”的貨輪,在發現船長為俄羅斯籍人士後,開始試圖將罪名扣在中俄頭上。 經過一個月的對峙,這件事情終於迎來了新進展。 據瑞典警方透露,前一天中方代表不遠萬裏趕到了歐洲,並親自登船對此事展開了調查,在中方的允許下,瑞典、德國、丹麥以及芬蘭的代表也以“觀察員”的身份登船參與了整個調查過程,但是在此過程中不能插手任何過程,只能對中方的查問流程進行旁觀。 從此前歐洲幾國揪住不放的架勢來看,本以為這次調查需要拉扯很長時間才能結束。然而結果完全出乎意料,在中方調查結束後第二天,歐盟相關國家就直接放行了中方貨輪。如今,“伊鵬3號”已經從之前停泊的卡特加特海峽啟程向北航行,預計將駛往埃及的塞得港。 對於這一調查結果,美西方媒體似乎非常失望。在“伊鵬3號”啟程後,美西方媒體又開始了一系列的“陰謀論”。 有的仍堅持稱,“伊鵬3號”當時沿海床拖錨約160公里,這才導致兩條海底電纜斷裂的,並稱懷疑此舉不是意外所致而是故意為之。 還有一部分聲音,則是對中方調查產生懷疑,稱當時歐盟方面的代表僅僅是以觀察員身份登船的,所以不能肯定這一結果歐盟方面是滿意的。 更有甚者,還和所謂“中俄軍事戰略”扯上了關係,稱在“伊鵬3號涉嫌破壞海底電纜”之前,解放軍艦隊曾進入波羅的海,同俄羅斯軍艦展開聯合實戰化演習,這就意味著中方的海上軍事力量,正在延伸到這個“北約內湖”。
這一分析還特別強調,稱中方這邊還有比052D更大的055驅逐艦,甚至還有各種航母編隊,若是中方有意願,這些都能輕輕鬆松地開進北約的腹地海域,此舉實際上就是“幫助”俄羅斯打通了直達北大西洋的海上生命線,到時候所謂的北約內湖,恐怕就淪為笑柄了。 但事實上,美西方媒體的這一系列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當下瑞典警方已經明確表態,整個調查過程中都有歐洲國家的代表全程監督,且截至現在,任何一方都沒有披露調查的過程和進行情況。在這種背景下,他們選擇在調查的第二天就給予放行,這一舉動實際上反映出他們對中方調查的認可和信任。 此外,從波羅的海的地理環境來看,不存在所謂故意為之的事情。 波羅的海的海域是相對封閉的,海岸線曲折,且多島嶼和暗礁。這樣的地理環境,就加大了航行的難度,需要船舶頻繁調整航向,在某些情況下,不得不拋錨以確保安全。此外,波羅的海的平均水深較淺,許多區域水深不夠,特別是對於中方這種大型船隻來說,淺水區就會導致擱淺風險。 再加上當地的氣候條件變化多端,特別是現在的秋冬季節,風暴和冰凍天氣是較為常見的,在惡劣天氣的影響下,船隻選擇拋錨往往是為了避開危險或防止可能的事故,這是一種必要且理智的臨時應對策略。 最後,和所謂俄烏衝突扯上關係,更是對中俄的一種污蔑。 “伊鵬3號”在丹麥和瑞典之間公海停泊大約一個月之久,歐洲四國都曾聯合進行調查,但沒有任何證據能表明和衝突是有關系的。
反之值得注意的是,這條被破壞的電纜,距離“北溪”天然氣管道並不遠。當時北溪管道被破壞時,美西方媒體就使用了類似的手段炒作,將恰巧出現在附近的俄羅斯艦艇稱為罪魁禍首。 但如今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北溪管道被炸,完全是美國和北約共同配合導致的,當時美國海軍潛水夫在各種掩護下,在管道附近放置遠程遙控炸藥,並且這些負責行動的這些潛水夫,只需要聽從拜登的指令就行,任何行動都無需向國會報告。 真相被披露後,中俄曾要求聯合調查,結果遭到了美西方國家的拒絕。所以如今被扣罪名的中國船隻,不排除是美西方栽贓陷害的另一個受害者。#海底电缆、海底通信电缆、“波罗的海哨兵”(Baltic Se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