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OD体育 OD体育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Anyalee
版主
当前积分:176689
帖子    24996
新博币    1273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展开更多
     
    13.3万 94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2月底3月初,是汽车品牌的新品发布密集期,小米、东风、长安、日产皆有新品发布。

    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也在2月28日举行春季发布会。

    2025年,别克将推出4款全新车型以及6款改款车型,并在MPV、SUV和轿车上都有2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布局。

    最值得关注的是,别克品牌宣布旗下车型全部采用“一口价”销售模式。

    其中,君威25T超享版售价只要10.69万元。

    要知道,作为B级车型的君威,20年前的起售价高达25万。

    从25万到10万,降价为何这么狠?

    因为,别克现在有点急。
    bf6dec39ba1243bb936f7809e2b1bced~tplv-tt-origin-web:gif.jpeg

    2018年,《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讨论别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称其几乎成为了一个“中国品牌”。

    《福布斯》也曾发表过类似的观点,称别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使其更像是一个“中国品牌”而非“美国品牌”。

    在中国汽车行业,则流行另一句话:

    中国别克,世界雪佛兰。

    别克和雪佛兰,同属于美国通用汽车。

    别克,怎么变成了“中国别克”?

    别克成立于1903年,比母公司通用汽车还要早5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品牌之一。

    1950年代是别克的黄金时代,年销量超过70万辆。

    此后,销量逐年下滑。
    4d6c93e83fa54ae2bf3d1b1b8ad37c9d~tplv-tt-origin-web:gif.jpeg

    1955-2018年别克在美国的销量变化

    2018年,别克在美国的销量只有20万辆,与100年前的水平差不多。

    西方不亮,东方亮。

    在中国市场,别克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06万辆。

    也就是说,别克在中国的销量是美国销量的5倍,占到了全球总销量的70%以上。

    直到今天,中国依然是别克最大的单一市场,占比超过60%。

    当别克在美国市场的销量逐渐下滑之际,却在中国市场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从中国赚到了利润,别克能够反哺到美国市场。

    同时,别克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也有助于提升了其全球品牌形象。

    中国,拯救了别克。

    美国媒体还发现,别克为中国设计、生产的部分车型,甚至卖回了美国。

    最典型的便是昂科威。

    这是别克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中型SUV。
    7b3a20fc4913456ab29b444e131c2a41~tplv-tt-origin-web:gif.jpeg

    2014年第一代昂科威

    2014年上市后,先在中国生产、销售,后出口到其他市场,并于2016年出口到美国。

    别克见昂科威在美国的销量还不错,于2020年将生产扩展到美国。

    因此,在美国媒体看来,别克是一个主要设计、生产、销售在中国的汽车品牌。

    别说,还真像一个中国品牌。
    aa6e891f9dd74d59ab2f037bf73e2aa8~tplv-tt-origin-web:gif.jpeg

    早在1920年代,别克汽车就进入中国市场。

    因其豪华和耐用,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政要和富商的首选车型。

    后受二战和战后国际局势影响,别克在中国的销售断断续续。

    直到1997年,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上汽通用别克。

    这次合作,宣告别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彼时,在美国本土,别克销量已跌至10万,大势已去。

    在中国市场,吉普、大众、标致、神龙等海外品牌已抢先入局。

    内外交困之下,别克是如何“逆天改命”的?

    其一,定位上,树立了中高级轿车形象。

    2000年前后,国人对外资车是有滤镜的。

    滤镜的落脚点,则是产品,特别是第一款产品。

    可以说,外资品牌在中国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决定了留给中国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进而深刻影响品牌的定位。

    与大众的桑塔纳、神龙的富康、丰田的威驰这些家用车不同,别克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第一款车是中高级轿车。
    07e7d0ac8e154d63828669046d8e8cd8~tplv-tt-origin-web:gif.jpeg

    别克新世纪在中国下线

    这是一款面向商务人士和家庭用户的中高端轿车,填补了当时中国中高端轿车领域的空白。

    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别克与上汽一起作出了600多处修改。

    一个细节是,设计人员特意加大了中国版新世纪的踏脚空当,增添了更多调节空调和电台的按钮,以提升豪华感。

    果然,新世纪推出后大受市场欢迎,一举奠定了别克美系豪华车的形象。

    与奔驰、宝马等相比,别克品牌力差点,但价格实惠,又高于普通合资品牌(如大众、丰田)。

    这种讨巧的定位,满足了当时中国消费者既要面子又重实用的双重需求。

    其二,产品上,满足多样化需求。

    这里多样化的含义,是双重的。

    一方面,别克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丰富的产品线。

    从轿车到SUV,再到MPV,应有尽有。

    另一方面,别克的汽车,大多具有宜家宜业的特点。

    家用,很实用;商用,有档次,一辆车满足多样化需求。

    最典型的就是别克GL8,这款MPV(多功能车),凭借宽敞的空间、舒适的乘坐体验和豪华的配置,在中国商务市场大受欢迎,被被誉为“商务车之王”,是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标配商务用车。
    d334650bdf9b4735ac12d0e8f269db5c~tplv-tt-origin-web:gif.jpeg

    别克GL8 图片来源:别克官网

    与此同时,因为空间大、座椅多,别克GL8也被很多人买来家用。

    2020年,别克GL8年销量高达15.67万辆,比本田奥德赛和艾力绅两款车的销量之和还多七万多辆,霸主地位可见一斑。

    其三,战略上,全面中国本土化。

    本土化,是外资品牌经营中国市场的必然战略。

    一些外资品牌,针对中国市场改造车型,还被中国消费者戏谑为“特供车型”。

    对于别克来说,“特供车型”还真不是贬义词。

    别克全球销量的70%以上来自中国市场,这使得中国市场成为别克品牌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别克的产品开发策略,全部围绕中国市场展开。

    像前文提到的昂科威、GL8,就是别克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和开发的。

    这些车型,后续出口到海外甚至美国,可谓“特供中国、出口全球”。

    别克对中国市场越倚重,其实施的本土化战略越彻底,越能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越能获得更大的销量。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别克在中国实现了“逆天改命”。
    e0ece31da0974d488ac86bff65fd54d8~tplv-tt-origin-web:gif.jpeg

    2018年,别克在中国创下106万辆的销售纪录后,开始出现下滑。
    7a5f4c27aebf4b949fbe02d355bbd58c~tplv-tt-origin-web:gif.jpeg

    2018-2022年别克在中国的销量变化

    2023年、2024年的数据,因官方未公布,不得而知。

    有媒体称,2023年、2024年别克的销量分别为51.8万辆、36.1万辆。

    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借助别克母公司上汽通用的销量数据进行印证。

    2024年,上汽通用汽车全年累计终端销量67.3万辆(含出口)。

    2024年,上汽通用汽车的出口量为7.3万辆。

    前后相减,上汽通用汽车2024年在中国的销量约为60万辆。

    请注意,上汽通用汽车旗下,除了别克外,还有凯迪拉克、雪佛兰等品牌。

    去掉凯迪拉克(11万辆)和雪佛兰(5万辆)后,别克2024年在中国的销量预计在40万辆左右。

    这意味着,与2018年相比,销量已不足当年的50%。

    别克在中国销量下滑的原因,与其他外资品牌基本类似。

    无外乎中国自主品牌崛起、新能源汽车冲击等等。

    别克的特别之处在于中国市场销售下滑带来的影响。

    虽然这两年,大众、丰田、日产、奔驰、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都在下滑,但是,并没有动摇品牌的根本。

    因为这些车企的全球市场更大,像大众,中国市场至关重要,占比也不过32%,丰田更是只有16%。
    ac7e1fe8fca94dd0bc9c589c37225fdb~tplv-tt-origin-web:gif.jpeg

    部分品牌中国销量占全球销量比重

    反观别克,就不一样了。

    别克60%以上的销量,在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下滑,直接拖累全球销量。

    别克守不住中国市场,在汽车行业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所以,别克比其他车企更急。

    别克应该如何再次“逆天改命”?

    在正解局看来,别克还是要继续践行在中国的成功之道:

    采取更加彻底的本土化战略。

    只是,与20多年前相比,外资车在中国的本土化,不是简单的降价和开发产品。

    只有深度融入中国的产业生态,才有机会生存下来。

    期待别克继续扎根中国。

    做一个中国汽车品牌,不丢人!

    个人签名

    摆烂的人生,已经支棱不起来了~

    Anyalee
    版主
    当前积分:176689
    帖子    24996
    新博币    1273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展开更多
       
      只有深度融入中国的产业生态,才有机会生存下来
      个人签名

      摆烂的人生,已经支棱不起来了~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