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互联网女鹅”瑶一瑶也翻车了。
你可能不认识她,但肯定用过她的表情包,肉嘟嘟滴圆脸、俏皮可爱的表情... 收了获很多ee们的喜爱。
只是,前两天因为一则视频, 她的妈妈被推向了“摆拍”、“nue童”的风口浪尖。
视频中,可爱的瑶一瑶被一个小男孩故意绊倒, 整个人腾空而起,“砰”的一声摔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而瑶一瑶妈妈却在镜头外,一边大笑一边拍视频, 明显被摔tong的瑶一瑶,只能自己坐起来挫着小手,埋头抽泣,看着让人心疼。
妈妈做法惹得网友不快,并被质疑: 是真的爱孩子么?还这么凑巧就被拍到了。
也有人提醒,小男孩已经多次绊倒瑶妹,这样的行为太危险。 瑶一瑶妈妈则回复: “因为上次这样没拍到,我说这次轻轻的弄。” 言外之意,上次瑶一瑶摔跤没被拍到,这次是故意叫小男孩绊倒妹妹补拍摔倒的镜头。 而这样的摆拍、二次“创作”或许还不止一次。
网友发现,另外一条除夕视频也有可疑之处。
寒冬腊月的夜晚,瑶一瑶穿着单薄在户外拍拜年视频,小手被冻得通红,脸上还挂着泪痕。 视频19s时,妈妈还冷冷地说了一句“接着拜”。
不禁让人细想: 瑶一瑶每个看似随意的镜头,背后到底NG了多少次? 而心疼妹宝的网友,更是脑补“吸血父母”的剧本, 瑶一瑶爸妈也被贴上“啃小族”的标签,面对谩骂,妈妈出面回应: 1⃣️ 觉得小朋友摔摔打打才能长得更皮实; 2⃣️ 衣服是夹棉的,没有刻意冻宝宝; 3⃣️ 瑶一瑶不想拍的视频,会直接拒jue; 4⃣️ 没有为了挣米,连孩子的身心都不顾。
只是这么大段长文,并未平息争议。 如今,母婴博主通过拍段子、接广子已经形成一种商业模式。 瑶一瑶现在的用户体量,也很好地改变了家庭经济。 当然也相信她的父母是爱她、支持她的, 只是当其中夹杂利益、流量时,父母的爱或许也会变得不那么纯粹和无条件。 02 只有4岁的瑶一瑶,便拥有2000多万+粉。 在当下社交媒体时代,千wan粉的背后是流量,也是难以估量的商业jia值。 随便一条视频,都能有100万的播放量。
据数据显示,瑶一瑶60s的视频广子报价是56万, 平均每月有三单广子,月收入超100万,年入超1000万,各形式的商业合作机会,也数不胜数。 有金主爸爸的介入和经济挂钩, 瑶一瑶的视频也从“记录成长”,变成了“内容创作”,而她的父母则扮演着“经纪人”的角色。 ps:瑶一瑶父母都未上班,全职给女儿拍视频
所以说,瑶一瑶作为视频的主角, 日常的琐碎生活,肯定是不能时时有看点,日日有新花样,父母也会遇到拍摄瓶颈。 而信息时代的流量,都是转瞬即逝。 没有每天产出好的、吸引人的内容,那是抓不住看客的眼球的。 作为内容的运营者,瑶一瑶的父母自然会陷入这种“流量危机”之中。
用拍摄视频的方式,记录孩子的成长本没有错, 但在流量红利面前,很多父母并不能把持住,也很难不被利益裹挟。 比如,给孩子摆拍,制造矛盾冲突, 同龄人的恶作剧、夸张的哭闹表情、精心“捕捉”的摔跤剧情,都击中了观众的“萌点”。 还有网友说,瑶一瑶妈妈故意给她开大头滤镜, 经常穿雨靴、洞洞鞋等,这些也都是在为她的“可爱”人设,保持萌感。
除了摆拍受到争议, 更多网友关心的是,这样长期的内容拍摄,也会耗费小朋友的时间与精力,也可能影响正常的成长节奏。 一般小孩3周岁就要读幼儿园,而瑶一瑶4岁了还未ru学。 网友质疑父母为了拍视频,故意拖延ru学时间。
而且,也有zhuan家指出: 儿童过早地长期暴lu在镜头前,可能会扭曲自我的认知,影响身心的jian康发展。 在某个视频中,瑶一瑶问妈妈: “我假假的摔倒,你开心没?”
因为,每次她摔跤妈妈就是大笑,以为自己摔了就能讨妈妈欢心。 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看脸色, 所以,有人觉得瑶一瑶假摔行为的背后,是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并不利于她身心发展。 当然,网友将这些归咎于“父母贪婪”太过粗暴, 相比于苛责,桃子更愿相信瑶一瑶父母的回应:会尊重、支持孩子的想法。 也希望他们能够把握好, “记录孩子成长”与“过度消fei孩子”的边界。 03 不过,近些年关于儿童网hong的争议一直存在。
流量经济导致了短视频时代的乱象,“儿童摆拍”成为流量密码: 3岁女孩,被父母喂胖到70斤当“吃播”;
小小年纪“被迫营业”,按照父母提供的剧本卖萌搞怪,拍段子。 不否认有些是真实记录的博主, 可当真的火了,拥有大批观众,很多父母都容易迷失在流量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铤而走险。 当尚未有健全人格的孩子,被推向商业的流量场, 在无法做选择的年纪成为被选择的对象,这对孩子们来说,本就不公平也很残忍。
作为父母也真心觉得, 过早地让孩子进入名利场,接触成年人shi界的规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他们需要更简单、充满童真的成长环境, 去自you地探索世界,而不是沦为镜头前表演的工具,成为“数据劳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