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媒报道,据海外就业机构2月17日透露,国管委下属劳工部已指示,限制那些在海外工作暂时返回缅甸的适龄服役青年再次出境。 据悉,使用PJ(工作护照)和PV(旅游护照)两种护照类型回国的18至35岁男性均受到限制。
仰光一家海外就业机构的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国管委下属劳工部并未发布正式文件进行限制,而是通过口头指令传达。 上述就业机构负责人称,“从国外回来的人必须遵守国管委军方制定的新法律,虽然没有正式文件,但这是口头命令。因此,有计划再次出境的人最好不要回来。” 此外,国内适龄服役的男性也被禁止参加海外就业指导培训,以获取海外工作机会。 对此,有媒体试图联系国管委下属劳工部常务秘书吴扭温对此事置评,但电话无人接听。 海外就业机构表示,国管委在1月23日颁布《人民兵役法》实施细则后,进一步收紧了年轻人出境的限制。 根据《人民兵役法》实施细则第51条,收到服役传票的人在未获得兵役中央委员会许可的情况下,不得离开缅甸前往其他国家。 同样,第50条规定,体检合格者在申请免服兵役、减少服役期限或推迟服役时,在未获得中央委员会许可前,也不得离开缅甸前往其他国家。 2024年2月10日,缅甸国管委主席敏昂莱签署27/2024号命令,宣布缅甸《国民兵役法》于2024年2月10日起生效。这一政策对国家经济、劳动力市场、社会结构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农业与粮食安全:劳动力短缺加剧危机
碾米业与种植业受冲击。伊洛瓦底省作为缅甸主要稻米产区,因青年工人被征召或逃亡,碾米厂面临严重用工荒。部分工人为躲避兵役逃往他处,导致日薪工人数量锐减,碾米厂难以正常运转。农业劳动力短缺进一步推高种植成本,加之2024年洪灾和战乱导致农田损毁,粮食产量下降。世界银行原预估的农业增长未能实现,反而出现粮食价格暴涨(大米价格同比上涨50%),全国四分之一人口面临粮食危机。
二、工业与服务业:生产停滞与成本飙升
制造业与电力短缺。曼德勒等地的中小型企业因电力供应不足(每日仅4小时供电)被迫依赖燃油发电,成本激增导致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同时,熟练工人外流和征兵导致的“用工荒”迫使部分工厂提高薪资以留住员工,但仍难以维持正常生产。 海外劳务市场萎缩。国民兵役法限制适龄青年出国,合法劳务派遣机构面临工人短缺困境。例如,泰国等国的招聘需求无法满足,部分工人通过非法渠道出境,加剧人口贩卖风险。劳动部要求工人需将25%工资转回国内的规定进一步限制了合法务工渠道。 三、人口外流与人才流失 青年为躲避兵役和战乱大量外逃,导致国内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士稀缺。例如,IT、制造业等领域人才流失严重,进一步阻碍经济复苏。 缅甸全国每天发放约5000本护照 缅媒报道,据护照签发委员会(内比都)消息,为计划出国的缅甸公民,全国范围内每天发放约5000本护照。 目前,全国14个省邦的户籍居民均可通过在线预约(QR码)系统进行预约,并在指定的户籍办公室申办护照。
此外,对于在泰国的流动工人,边境地区妙瓦底、大其力和高当三个办公室没有在线预约系统,可以通过MoU U-turn系统亲自申请,并当天领取护照。 同样,对于在腊戍市通过在线预约(QR码)系统提交申请的申请人,可以在东枝、曼德勒和仰光市办理护照。全国各省邦共有20个护照发放办公室,为计划出国的人员提供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