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焦虑是会客观存在的。 我经常在想:到底为什么中年人,才会有如此多的烦恼。 健康、家庭、事业等等,小到家里日常的打扫耗尽了半身力气,大到事业的进行过程中总是磕磕绊绊,好像所有的压力,都是中年人的。 才不是什么爬坡,而是使劲熬。 但回头想想,我10多岁的时候,看中年的父母也是这样的。他们总是不经意有很多坏脾气,也有很多的不满意,甚至于常常愤怒,常常暴躁。然后到了退休之后,才开始变得平和,开始对生活充满了光泽,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而此时,他们走到了暮年。 也是摇摇晃晃,才走到了。 中年生活,就是一场闯关,你不得不承认,好像大家都一样的。 我看到deepseek给我抛出的一系列困境,似乎很精准。
职业危机、家庭压力、健康问题、自我认同危机、经济压力、社会角色转变。 尤其是35岁+的职业难关,像是横亘在很多中年女人面前的问题,你无处寻找更多的答案。焦虑吗?不焦虑是假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年龄,活下去是重要的目标。 所以,我经常说:我们的应对方式,从来不是怎么做,而是怎么想。 关于应对的策略,就好像正确的废话,你懂得那么多道理,依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 但如果无法应对外界,我们可以调整自己: 首先、调整对职业的预期。 没有人敢说,自己绝对不会碰到职业下沉期。那么这个时候,对自己的职业预期要降低,要调整。先渡过,再优化。 风口的时候,当然可以去提高自己的薪水,也有更多的机会去跳槽。
但如果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没有更好的工作到来,我建议先“苟着”。 年轻人是不屑“苟着”,但我劝你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的时候,中年人应该知道——没有备胎的时候,先学会忍,家里有矿的除外。 如果之前的目标是活得好,在不够好的环境下,先活下去。 其次、降低自己的欲望 这一点上,我还蛮感慨的。我有朋友,卖掉了很多大牌包。 她说:虽然亏了不少,但回笼了资金,以及自己真的不需要这些包了。 我不随便批判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在自己有足够能力时候购买的,当然可以穿金带银,大牌满身。 但我还蛮佩服她的勇气,在风口下来后,务实地生活,开始珍惜一分一毫。过去买奢侈品是真的开心,如今卖掉奢侈品也是真的需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把生活的欲望归于寻常,或许是可以让你寻到一种折中的方法。 这不是牺牲生活品质,而仅仅是,把无效的消费,降低到最低。 第三、拒绝自我的内耗 琐碎是中年女人最容易碰到的。生活、工作、健康,你不需要找事情,事情一件一件会一个不落找到你。 比如我。 这段时间事情多如牛毛,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了什么。 比如,给孩子买家里的快手早餐,比如,给孩子买练习册,比如七七八八的事情真的很多。你说为什么不让另一半做,我想说,他也很忙。
但凡能够诉苦,真的可以有诉不完的苦。 所以,拒绝内耗,是很重要的。 比如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忘记买了就算了,大不了重买,千万不要责怪自己。 比如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做得不好也算了,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 比如周遭的评价,听过也算了,别人只会评价,而过日子的是你自己,千万别放在心上。 如果生活已经很忙乱了,请千万不要苛责自己,也不要帮助别人欺负自己。 答应我,尽力了,就不要勉强自己了。 中年危机,是每个人必经之路。放心,盲猜99%的人都会经历,1%的幸运儿也不一定在你身边,所以日子一天天过。你会相信,未来的某天,当下的苦都不会记得,而那时的你,会感慨自己的强大,也更爱强大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