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原创音乐剧,半部红色兴安史。 5月中下旬,由内蒙古兴安盟乌兰牧骑创演的音乐剧《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2024年复排版,在兴安盟文化中心上演。全剧一个半小时,描述了科尔沁传统民歌《莫丽玛》浴血升华为经典红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故事,展现了以扎木苏为代表的科尔沁进步青年在共产党领导下觉醒抗争,迈上民族解放道路,迎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并收获永恒爱情的动人历程,既是一首传统民歌传奇新生的演绎,更是一曲北疆各族人民追求光明与忠贞爱情的壮美赞歌。 时代的引领,传统文化与红色记忆之光的融汇 近年来,内蒙古艺术创作出现一个崭新看点:深植传统文化与红色记忆沃土,凝聚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舞剧、歌剧、音乐剧、歌舞剧、话剧、广播剧等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凸显了现代化新征程中内蒙古艺术创作的主题亮度和时代引领。 本剧取材于“8·11葛根庙武装起义”。全剧以传统民歌《莫丽玛》为基础,演绎出经典红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音乐剧设置了两条主线、两条辅线。主线一:以伪满陆军兴安军校学生,蒙古族青年扎木苏、毕力格为代表的进步青年,为追求解放和光明而斗争;主线二:草原姑娘莫丽玛和扎木苏的爱情故事。两条辅线是:牧民们在苦难中渴盼光明,全国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两条主线交替并行,两条辅线步步相随,革命力量和反动势力鲜明交锋,民歌生命与真挚爱情起伏相连,彰显了革命正义之光,传统文化之根。 民歌《莫丽玛》原是单纯的民间爱情歌曲,广泛流行于科尔沁地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则是《莫丽玛》歌词的新生与歌曲旋律的传扬,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具代表性的歌唱牧人新生活、歌唱共产党的草原红歌。二者的接续融合,体现了剧目构思的精妙,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艺术转化、价值提升,鲜活了艺术表现方法,彰显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革命信念,同时创造了兴安盟“第一部艺术展现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历史进程”“第一部由本团全体演员出演”的历史,为中国红色主题舞台艺术世界增添了一朵“不落的”色彩。 奋进的征程,史诗气概和华彩抒情迸放的气场 本剧由序和八幕主体构成。序幕描述了草原人民深陷黑暗,被奴役受压迫、跌入命运深渊的惨状。八幕内容分层展开:扎木苏和毕力格被抓进伪满陆军兴安军校,在八路军代表“赵大哥”的悄然影响下,他们誓言“冲破这无尽黑暗”“去寻找不落的太阳”;牧主儿子达尔罕欲和扎木苏的恋人莫丽玛强行定亲,被当场拒绝;学员们奋起反抗,成功举行了“8·11武装起义”,毕力格不幸牺牲;扎木苏回到家乡,为了莫丽玛与达尔罕进行“男儿三艺”比赛;赵大哥接到急电:关于潜伏特务的重要情报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重大消息。他号召进步青年们一起为中华民族而战;商会会长“金爷”蛊惑达尔罕和牧主们秘密签署反动协议。金爷露出国民党特务真实身份,枪杀了持反对意见的赞布大叔;扎木苏起义归来,和战友们办起学习课堂,“解放”“光明”的含义和渴盼,唤醒了大家内心的向往。额吉为莫丽玛和扎木苏赠送婚袍。赵大哥赶来告诉大家已控制了潜伏特务,达尔罕和众牧户终于觉醒;“歌唱新生活,歌唱共产党”的歌声响起,婚礼仪式中,祝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电报欣喜传来。 其中序和第三、第八幕剧情,皆以乌力格尔说唱形式代入,渲染了文化的厚重感。剧目结尾,《莫丽玛》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歌声传接响起,推动剧情达到了高潮。 谢幕之际,特别制作的主题歌《我们的歌》如夏日的暖风徐徐吹来:“我们的歌/还在轻轻唱/歌声传遍了四方/心中的歌/一代代传唱/感谢伟大共产党。” 信仰的力量,爱与光明映照中华各族儿女 全剧的两条主线,鲜明凸显出“光明”和“爱”的主题。剧中的“光明”,既是草原人民向往的生活的光明,也是心向共产党的信仰的光明、未来新中国的光明;剧中的“爱”,既是爱情之爱,也是爱亲人、爱人民、爱家乡、爱共产党之爱。 第七幕是全剧的核心乐章。草原课堂的黑板上,“解放”“光明”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各民族青年男女,神情专注、眼睛发亮、舞姿飘扬;额吉与莫丽玛兴奋地欢迎扎木苏归来,三人坚定地齐唱:“为共同的明天用爱守护家园”;赵大哥揭穿了“金爷”的反动真面目,大家如梦方醒齐声同唱:“正义的感召充满力量/我们坚定不再彷徨/光明的大道已经找到/紧紧跟着共产党。”这时唱段的旋律已接近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仿佛光明的大潮正在奔涌而来;紧接着最后一幕是婚礼喜庆的高潮和尽情地歌舞。在毛主席、朱总司令祝贺电报的令人振奋的“滴答”声里,快乐昂扬的歌声漫天响起:“……这里的人们爱和平/也热爱家乡/歌唱自己的新生活/歌唱共产党/毛主席啊共产党/抚育我们成长/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本剧红色历史之光的彰显,是映亮中华各族儿女信仰力量的又一艺术呈现。 (作者:张世超,内蒙古艺术学院编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教师。《草原》杂志原诗歌编辑,《大河》诗刊副社长。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课题评审专家、自治区高校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专家、内蒙古北辰智库“北疆文化专委会”特聘专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