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女留学生毕茜茜(音译,Xixi Bi)遭英国男友乔丹·马修斯(Jordan Matthews)殴打致死一案在威尔士卡迪夫开庭审理,引发英媒大范围关注和报道的同时,也导致国内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热议。
受害者毕茜茜(音)生前照片。(图片来源:BBC News / Facebook) 空手道黑带男友 施暴因怀疑女方出轨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2016年8月19日早上,英国警方接到马修斯本人拨打的报警电话称:“昨晚我和她发生了争吵,我打了她几下。她睡着之后我对她做了些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情,我非常担心,她现在呼吸困难。” 据BBC报道,马修斯在报警前曾尝试对毕茜茜进行心肺复苏工作。据一名在场医护人员称,他们认为在抵达现场前,毕茜茜已经死亡超过数小时。急救人员再次尝试复苏毕茜茜,但未能成功,同时马修斯被警方逮捕。随后毕茜茜被送往威尔士大学医院,并于当日上午9:30被正式宣布死亡。
毕茜茜(音,左)与男友乔丹·马修斯(右)合影。(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 Wales News Service) 马修斯告诉警方自己是空手道黑带级别选手,对女友大打出手是因为在她手机上发现其他男性发送的消息,从而认为对方已出轨;但他不认为自己对毕茜茜的行为能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BBC称,在被警方告知毕茜茜已死亡后,马修斯痛哭出声。 近日卡迪夫刑事法庭开庭审理此案,庭上陪审员被告知,毕茜茜去世时下颌骨及多处肋骨破裂,同时身上有大面积淤青。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 Wales News Service) 据检察官保罗·刘易斯QC(Paul Lewis QC)介绍,毕茜茜来自南京,15岁时来到英国牛津求学,会说4种不同语言,随后进入卡迪夫城市大学修读国际商务硕士。事发前她和马修斯已经维持了18个月情侣关系,并于2015年11月搬进位于卡迪夫Ely Road的公寓,开始与马修斯同居。 拒认谋杀 存在长期暴力行为 根据BBC、威尔士在线和《每日邮报》报道,审理过程中,马修斯拒绝承认谋杀毕茜茜,只承认误杀行为。
一名病理学家向法庭证实,毕茜茜死前遭受“严重攻击”,并且全身上下共有“几十处”伤痕。(图片来源:每日镜报 / Wales News Service) 但检察官刘易斯称马修斯对毕茜茜的施暴行为是“持续长期恶性攻击”(vicious, sustained and prolonged attack),并且身高仅1.54米、体重仅44.5公斤的毕茜茜“根本不是被告的对手”。 检方还举证表示,施暴过程中马修斯曾使用类似钢棍的武器攻击对方。
凶手乔丹·马修斯。(图片来源:每日镜报 / Wales News Service) 据报道,现年23岁的马修斯在酒吧工作。毕茜茜与他展开恋情后,马修斯对她的控制欲直线上升,开始长期殴打毕茜茜,甚至阻止她到学校上课,导致毕茜茜课程出勤率严重下降、作业迟交,最后不得不在卡迪夫城市大学重新修习硕士课程。 而据《每日邮报》报道,检察官刘易斯在庭上表示,毕茜茜为马修斯承担房租、支付水电气等费用,甚至为他买了一辆车。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 Wales News Service) 然而一直以来,马修斯都声称自己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在一则发给毕茜茜的短信中他这样写道:“宝贝你也知道,我有ADHD。只要你不听我的话,就会让我无法控制自己。” 而在另一条短信中,马修斯又对她写道:“别再跟我发短信了,你这个没用的烂人。你就没有哪一件事是做对了的!”
毕茜茜和马修斯常公开秀恩爱,但据身边朋友透露,马修斯私底下具有长期暴力倾向。 而根据庭审过程中举证人员透露,事发前一天(2016年8月18日),毕茜茜曾前往伦敦拜访朋友,当时就脸上带有淤青。当晚回到卡迪夫后,马修斯亲自到火车站把她接回家,随后据他自己称发现毕茜茜手机上的交友网站聊天记录,随后爆发争吵,导致了后来的悲剧。 目前此案仍在审理中,预计庭审将持续3周。 “崇洋媚外”?自媒体搅乱网络舆论? 卡迪夫刑事法庭开庭审理此案消息于本周二(2月7日)被英媒广泛报道后,引起了微博、微信等平台范围内热炒。然而许多自媒体平台或自媒体人的关注焦点却偏离了案件本身,转向毕茜茜与马修斯的私人生活方式,甚至部分难以求证的个人背景。 拥有16万粉丝、微博认证为“美林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刘芮东 的大V账户率先“爆料”,强调毕茜茜(此处称毕习习)是富二代、资产规模上百亿。随后该博文被拥有126万粉丝、微博认证为“报纸媒体人、纸媒研究者”的@传媒老王 转发▼
(图片来自微博 @传媒老王) 且不论这里所提信息是否真实、过度曝光受害者家庭信息的做法是否妥当,把“富二代”、“身价百亿”等关键词同凶杀案联系在一起,显然戳中了网友的兴奋点。目前传媒老王的这条微博已经获得过万点赞和超过5000转发,已经关闭的评论区更是不乏种种污言秽语▼
(图片来自微博@传媒老王 热评) 某些公众号甚至进一步热炒,百亿直接“升级”为300亿▼
(图片来自某微信公众号) 当然以上提到的这些并不代表所有网友的态度,还是有很多人公开表示无论死者家庭背景如何、当事人双方是什么种族或文化背景,凶杀案就是凶杀案,既不能成为侮辱死者的借口,更不能作为评判一类人群的标准。
这让圈哥联想到,去年12月曾经报道过中国留学生在罗马失踪后死于非命的案件,无论英伦圈后台还是微博热评区中,都有过类似论调,仿佛留学生都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出事都是自找的▼
(图片来自微信后台)
(图片来自微博) 每当中国留学生在外国遭遇不幸,总有网友、自媒体甚至正规媒体蜂拥而上,刻意突出“富二代”、“官二代”、“豪车”、“成绩糟糕”甚至“炫富”等等关键词▼
圈哥无意做部分人口中的“圣母”,但“留学生”的身份已经被标签化太久,甚至在命案发生后,反而成为网络喷子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指责的借力点,实在令人痛心。 好在现在类似案件发生后,就事论事、不被负面舆论随意牵引的网友越来越多。虽然并不愿意看到未来有更多留学生横遭不幸,但在惨剧发生时,希望更多人键盘下打出来的字不再是“崇洋媚外”,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