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越南进出口银行河内巴亭分行副行长武氏秋蓉,利用职务之便,向约客户散播关于银行利率优惠和资产购买的虚假信息,诱骗他们汇款,从而非法获取了高达2.705万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7.7亿元)的资金。
6月4日,武氏秋蓉出庭受审
6月4日,河内人民法院对武氏秋蓉(1977年生)进行了一审刑事审判,罪名是“诈骗财产”。据河内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显示,从2014年至2022年,武氏秋蓉通过两种套路,进行诈骗。上当受骗人数近百人,诈骗总金额超过2.705万亿越南。
套路一,被告武氏秋蓉谎称进出口银行巴亭分行推出了高利率的存款计划,包括定期存款、针对特定客户的灵活本金提取活动,以及利率高达7.5%至32%的定期现金存款计划和银行债券。此外,她还声称将提供高价值的“客户关怀”礼券。
武氏秋蓉宣称这些存款计划是专为银行领导内部账户提供的特殊优惠,并建议有兴趣的人直接向她汇款以获得参与资格。她承诺会将这些存款转入银行内部账户,并退还利息、本金及客户服务费,还会开具相关凭证。
套路二,被告武氏秋蓉还慌称银行正在拍卖清算资产(银行坏账的房地产),如果客户需要投资,可以将资金转移到越南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为她将该公司称其为进出口银行内部领导的“后院公司”。
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虽然不是武氏秋蓉,但实际上是由她本人创办并管理的。她向投资者承诺,存入资金后,将在5至25天内收回本金,并会获得10%至14%的高额利润。为了骗取信任,她还伪造了57份进出口银行的文件交给受害者。
然而,在收到多人的钱财后,武氏秋蓉并未履行承诺,而是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用后来者的钱来支付前面人的利息或本金。剩余的资金,则被她用于个人开销。在警方的调查中,她如实交代了上述罪行。
据起诉书称,从2014年至2022年5月,武氏秋蓉通过直接或中介的方式,骗取了约100人的钱财,总额超过2.705万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7.7亿元)。
目前,调查机构已确认46名受害者,并提供了他们的姓名和住址。这些受害者向武氏秋蓉转移了超过7880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24亿元)的资金。武氏秋蓉声称,大部分资金已用于支付受害者的利息或利润,总额超过4770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1.36亿元),但她仍挪用了超过3110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0.88亿元)的资金。目前,她无法偿还受害者的损失,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一审开庭审理时,由于众多受害人和相关权利义务人缺席,审判委员会决定推迟审理此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