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重播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kar555666
LV3 流浪的疾风
帖子    38
新博币    0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1200 0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以前难得接受采访的华为任正非总从2019年开始密集接受外媒采访,一次采访中在回答一个记者问题时说“华为一定会倒下”,于是引起另一个记者追问。记者问:“华为业务前景这么光明,为什么说华为下一步可能会倒下呢?”任总回答:“早晚的事情,这是个哲学命题,不是一个现实命题”。

    这个追问的记者不能听明白任老板“一定会倒下”的回答而非要追问一下,顶多作为大媒体的一员被小小的鄙视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但在我们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如果经常不能很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意见,则正常的沟通交流会受影响,而建设性地学习和讨论也无从谈起,抑或是要批评辩驳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展开。

    任老板这个说法的准确理解可以是:“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华为下一步(在未来不可知的某一个时间)一定会倒下”。
    “从哲学的意义上,未来不可知的某一个时间”都是对于“下一步会倒下”这个论断的具体说明。
    这个说明还隐含有一个论证的逻辑过程在: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后都会消亡,华为公司也不会例外,所以华为公司一定会倒下。

    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任何的判断和结论也都是有其相对的前提和定义限定的。为什么这个判断成立?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前提;而这个判断到底在讲什么,是可以有这么一个定义来解释说明。

    2.
    我们要准确理解一个判断,一个是要充分理解对这个判断的准确详细的定义。
    比如我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而你反驳说“你要把皇上请回来吗”,那我们彼此对于这个话题的定义是有太大的偏差的;我说要弘扬传统文化,相对准确的定义其实是在说:传统文化虽然也有需要抛弃的糟粕,但毫无疑问更是有许多有价值的精华的,我们应该弘扬传统文化有价值的精华部分。
    3.
    我们要判断一个论点是不是站得住脚,同时也需要理解这个论点的前提及相应的论证过程。如此这样,你才可能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判断和理解的能力。
    有一年罗振宇跨年演讲大热,于是有很多人抨击。有一篇《罗振宇的骗局》抛出“大部分知识付费都是大忽悠”的论点,借以支撑“骗局”之说。
    其中一个论证的过程是:因为知识付费传授的知识常常“药不对症”,所以大部分知识付费都是大忽悠。
    这里隐含的论证过程是:付费买知识就像去医院看病一样,需要罗胖们对症下药;而罗胖们只管卖统一的知识,没有针对性,所以罗胖们是大忽悠。
    这个论证过程可真是高看了知识付费了,知识付费顶多像个卖营养品的柜台,大家看高兴自己选购,什么时候有过一分钟看病诊断的过程吗?
    这种情况除非罗胖告诉大家“只要到我这知识付费,别的书和学习都不需要了”,好比卖营养品的忽悠老人们“只要吃我的营养品就包治百病,不需要去医院了”,否则又怎么能算大忽悠呢?

    4.
    准确的理解对方观点的定义和论证的前提,还对于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有非常大的意义。
    当我们的观点和对方观点不一致,如果有不认可不同意的地方,切记不要简单粗暴地否定,这种方式很可能造成对方的情绪上的对立,从而无法更有效地沟通下去。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想:
    你和对方彼此已经真正理解了对方的观点了吗?
    你不认可的对方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基于什么样的前提,而这个前提是不是确实不符合实际;而符合实际的前提下,应该是什么样的观点。
    比如罗胖如果要和“骗局”的作者商榷的话,他这样说也许是更有说明力的:“你说知识付费是大忽悠是有道理的,前提是如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知识付费学习,只强调这种方式学习,而否定看书等系统性学习的价值,那么这种知识付费就是大忽悠。但是我们不是这样做的”。如果对方这样来为自己辩护,而你是一个心平气和的讲理者的话,你是不是比较能够听进去对方的意见?

    王阳明曾经给弟子说到争论时的原则:
    第一是要不防御地聆听,第二是要接纳,对方说得对的自己“有则改之”,对方错了,自己知道他错在哪里。然后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做到这点是有境界在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懂一点逻辑学,应该可以更好地帮助你能够安住在这个境界中。

    个人签名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博牛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