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到底是个什么
既然有新零售,那么我们目前的电商都只能叫“传统电商”了。我们得从“传统电商”中的猫和狗说起,也就是天猫的猫和京东的狗,因为这两家是中国新零售领域探索的先锋。 最初,新零售出自于天猫的马爸爸之口。马爸爸的定义: 我觉得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人、货、仓、配”的结合,我觉得电商在前面十年发展得非常快。但是我觉得电商就像空军,它必须要有地面配合,如果电商发展很好,实体商场发展不是很好,对大家都不好。我觉得虚和实之间的结合,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可能是未来。另外一个,我自己觉得怎么把消费者、怎么把货、怎么把配送,供应链、供给侧改革,怎么结合起来,这个我称之为新零售,新的一种零售方法。 来自京东的东哥就不喜欢这个名字,他称新零售为“第四次零售革命”,他的定义: 下一个10年到20年,零售业将迎来第四次零售革命,这次革命是建立在互联网电商基础上、超越互联网的,它将把人类带入智能商业时代。这场革命改变的不是零售,而是零售的基础设施。零售的基础设施将变得极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推动“无界零售”时代的到来,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升级。 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我也不喜欢“新零售”这个名字,因为这种名字起得很随意,很容易混淆。 但这个名字来自马爸爸啊,以他的威望,即使是一个差的名字,也会被人说这名字起得好起得妙,“新零售”就是如此。 说到新XX,是对XX在时间尺度上的一种描述,而不应该是名字。比如这个十年,我们有新零售。那十年后,另外一波零售形态来了,我们该叫它“新新零售”吗? 记得苹果公司发布iPad新版本,在iPad 2的后面,大家以为名字应该是iPad 3,结果是“new iPad”。这样的话,new iPad下一代只能叫new new iPad,然后不断加new。这样命名不好,所以后来的iPad又回到iPad 4的名字上了。 虽然在命名上,我挺东哥,认为 “第四次零售革命”更好,但奈何“新零售”流行如此之广,细胳膊怎么拧得过大腿,那只能叫新零售。 最后总结下两位大佬对新零售定义:零售中所有相关的元素深度结合,比如实体和电商、“人、货、仓、配”、社交等。
区块链赋能新零售
我们用区块链去赋能新零售的各个要素。 1、支付 pay with credit card
区块链1.0的比特币就是链和币(token)结合,可见数字货币这个应用的重要性。数字货币,从时间顺序上,从重要性上,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区块链的第一应用。 两大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内部积分:淘金币,京豆,我们用区块链赋能这些积分,将积分转变为区块链上的币,或者叫token。这些token就像钱一样,可以购买、转让等。 然后在平台上的各个小商家,也可以发行自己的token,千千万万个token互相兑换、转让、和购买等等,能用于各种需要价值交换的地方。比如一个消费者,用A商家的10个A token换成B商家的B token,因C商家接收B token,就在C商家用B token买了商品。 大平台的token和千万小商家的token,不仅仅在单一的平台上用。因为区块链的公开性,就可以跨平台使用。想想,淘金币token和京豆token能互相兑换,互联网时代形成的平台之间的鸿沟,将被区块链填平。 区块链可以赋能跨境电商支付。同属一个国家的银行之间的结算,都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更何况不同国家。区块链一是能用来作为众多银行的结算手段,一是涉及境外就直接用token来支付。 2、物流和供应链 这两块涉及到很多环节,有商家、政府、运输、仓库、各类人员等等,在以往的以数据库的方式存放和跟踪商品信息,数据很容易被篡改。 区块链因为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应用在物流和供应链,可以保证商品的全程可监控、可查证和审计,避免丢包、掉包、错误认领和数据篡改等等问题。 3、交易模式 我们的电商是通过去除中间层来提高效率,降低商品成本,但这种中间层的去除得不彻底,目前的中间层还是过多。 在电商之前,是厂家到总渠道,再到一级批发商,然后二级三级等等,代理商等等,最后到零售,其中的中间层达到十几层。目前的电商,就是从过去的十几层减少到几层,提高了效率,目前看再也减不下去了。 淘宝和京东,目前这两个平台自身就是最大的中间层。 利用区块链的自带信任和价值的属性,我们可以用区块链代替现在的淘宝和京东。我不是说笑,比如现在还很小众的OpenBazaar,就使用数字货币交易,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电商。OpenBazaar目前的用户体验不太好,门槛也相对较高,但已经证明这种模式是成熟的,只要在进一步地降低门槛,提高用户体验后,将有较大发展。 OpenBazaar 4、智能商业 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助推智能商业。智能合约能提供多重签名、电子合同、抵押和转让等很多复杂逻辑,可以满足复杂商业场景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