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于7日对外公布,全面开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司长韩钧介绍,在综合研判我国航空市场恢复趋势的基础上,规划合理把控发展节奏, 将民航“十四五”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2021年至2022年是恢复期和积蓄期,进一步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民航发展成果。
“这一时期要利用好市场恢复阶段民航运行总量低负载期,加快重大项目实施,抓紧推进重大改革,合理调控运力投放,稳定扶持政策,积蓄发展动能,促进行业恢复增长。”韩钧分析道。
——2023年至2025年是增长期和释放期,重点要扩大国内市场、恢复国际市场,释放改革成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韩钧解释说,这一时期要着力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加快提升容量规模和质量效率,全方位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最新民航5年发展规划指出,中国将在2023年到2025年聚焦于扩大国内航班与恢复国际航空旅游市场。中国民航部门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严峻冲击。
因为国内实施的“清零政策”,中国国内航空交通在疫情期间发展缓慢。
中国民航局今天公布2021年到2025年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指考虑到新冠疫情,将这项规划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2021年到2022年,中国将巩固疫情防控工作,并聚集于改革,详细规划更多支持措施,以便日后释放发展动力。
中国民航局表示,2023年至2025年是增长期,“重点为扩大国内市场,恢复国际市场,释放改革成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此外,根据中国民航局,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拥有270多座民用机场,相较之下,中国到2020年底,全国民用机场为241座。
在航空环保部份,中国民航局也规划将每吨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20年的0.948克降至2025年的0.853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