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的俄乌战事似乎逐步走向了某种沉寂,随着美国总统即将换人,北约一方提供的军援开始吃紧,而得到朝鲜助阵的俄罗斯一方似乎优势还在壮大。不过俄方也并未表现出急于停止战事的姿态。 根据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来看,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中亚哈萨克斯坦被视为俄方周边至关重要的三个缓冲地带。苏联解体后,俄方的一贯态度就是要求这几块地区为代表的原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在政治层面上不要出现反俄姿态,或者这些国家加入与俄利益针锋相对的北约阵营。这三个国家里白俄罗斯在种族血统上还是历史关系都与俄罗斯高度捆绑,背离倾向最小。哈萨克斯坦虽然强调自主,不过中亚一带远离西方核心利益区,成为北约前线可能也较小。唯独乌克兰在历史层面上就与俄罗斯多有矛盾与竞争,内部人口众多且国土内部领土、民族问题复杂,事实上苏联解体后就成为了北约与俄罗斯的交锋前线,也就是所谓的“博弈棋盘”所在。 在标榜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普京看来,如果乌克兰政权走亲俄路线是大好,走中立路线还有可能接受,但统一而反俄的乌克兰必须被去除。乌克兰东部与克里米亚等地俄罗斯族人数众多,而且是苏联时期人为划分给乌克兰的,那么俄方视角下这部分地区在乌克兰与俄罗斯交恶后就必须脱离乌克兰控制,要么并入俄罗斯要么成为新的缓冲地带。2022年俄罗斯的行动与其说是突然对这些地方有了野心,不如说是俄方发现单纯扶植当地民兵已经无法达成上述目的,不得已需要正规军下场而已。只不过俄军高层对乌克兰实力严重低估,才有了后来绵延至今的数年烂仗。 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事实上也让作战变成了人员和物资的单纯比拼。名义上乌克兰背后有着美国和全部小弟的助力,但乌克兰的人力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北约的弹药库也已经基本清空,甚至随着西方的去工业化,北约全部国家的军工产能,还跟不上乌克兰前线的弹药消耗速度。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军工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又有隐形军工大国朝鲜的鼎力支持,逐渐获得了消耗战的优势。战斗民族历史上,向来善于用消耗战拖垮对手,普京在己方相对有利的战况下,更不需要主动求和,只要伤亡控制得力,优势地位仍在,战事在2025年继续拖下去,甚至未必是件坏事。 说到底,这场俄乌冲突对俄罗斯算是某种“卫国战争”,对美国却是针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在代理人彻底崩溃,或者棋手双方有一方撑不住之前,还是可以继续僵持相当长的时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