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中环心脏地段,有一座高耸的楼宇,共计70层。这座楼宇的名字叫做香港长江集团中心大厦。 属于李嘉诚所有。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绝多大数企业都没有能力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办公楼。 这座70层的楼宇,是李嘉诚财富的象征,以及其超凡商业头脑的证明。 李嘉诚有两条著名的经商理念: 一是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二是提早布局、抢先撤退。 有这么一个未经证实的故事,李嘉诚每次和香港商界大佬们比赛跑步,都能夺得第一。有人问他,窍门是什么? 他说: 谁让你们听到发令枪才开始跑的?
而李嘉诚现在正忙于出手内地的房地产。 他,要从内地跑了。 ONE 不惜打折出售北京房地产项目 排队买豪宅的景象出现在了前几日的北京。 在北京东四环豪宅项目御翠园门口,有500余人在排队。
御翠园之所以吸引了众多购房者,根源还是在折扣上。 御翠园的“特价房”以7.5折的价格在甩卖,相当于7.5万元/平方米。 7.5万元/平方米是什么概念? 旁边的逸翠园项目共有46套二手房出售,均价在七八万,而周边其他项目的均价基本在9万以上。 也就是说,御翠园特价房的价格比周边二手房价格还低。 以如此低的价格出售房产,并非李氏家族的本意。在打折出售之前,御翠园已经卖了三个月,销售业绩不如人意。 针对此种现象,李嘉诚并没有相信房价止跌回稳的风向,而是选择以七五折的价格快速出手50套房源,后又将售价逐步提升至8.1万元。 有媒体预计,从御翠园项目中,李嘉诚共计捞走50倍回报。
御翠园项目是李嘉诚“提早布局、抢先撤退”营商理念的实践。 2001年,预测到未来房地产商机的李嘉诚跑到北京,花费7亿买下当时地价只有1750元每平方米的地块。 正当所有人都觉得,李嘉诚要在内地大干一场的时候,他并没有着急,到了2005年,因为奥运会的原因,北京房价急剧拉升,李嘉诚才开始第一个项目,而“御翠园”二期直到2024年才开盘。 论沉得住气,没人有几位大佬能够超越李嘉诚。 没有机会等待机会,有了机会,毫不犹豫,尽快出手。 或许正因为李嘉诚如此“稳”,所以在孙宏斌急出白发,许家印锒铛入狱,碧桂园女承父业,头顶负债之际,李嘉诚才能全身而退。 Two
批量出售内地资产,投资全球 御翠园不是李嘉诚最近两年在内地出手的唯一资产。 出售“御翠园”的前一个礼拜,李嘉诚减持邮储银行1.01亿股,4个交易日套现4.75亿港元。
今年3月份,李嘉诚以八五折的价格抛售了其位于上海中环的项目——高尚领域,73套房源,总值约8亿元; 7月,李嘉诚五折出售东莞“海逸豪庭”项目。 由于折扣力度感人。东莞海逸豪庭项目,一入市便销售一空。
事实上,从2013年起,李嘉诚便开始抛售内地和香港资产。9年时间,在内地套现1700亿。 套现出来的钱,被李嘉诚用于投资欧洲项目。 比如,他花费97亿港元收购荷兰废物转化能源巨头AVR的35%股权; 25亿港元收购英国铁路车辆租赁巨头Eversholt Rail。 164.4亿港元收购加拿大服务巨头Reliance。 可以看出,从2013年起,李嘉诚的重心就已经从房地产转移。 而是在科技、医疗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 据悉,96周岁的李嘉诚正与美国多所大学实验室合作,用李嘉诚基金会大搞捐赠。 在生命科学领域,李嘉诚同样能沉得住气—— “他不着急,期待实验室研发出突破人类极限的成果。”
最近,李嘉诚又将注意力投向美国及全球的“放贷”生意。 过去几十年,李嘉诚的资金从香港流向内地、内地流向欧洲、欧洲流向北美、北美回流到香港。 李嘉诚从来没有跟在时代潮流后面过,也从来没有争取利益最大化过,这是李氏家族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如果追求利益最大化,选择All in,最后的结果,可能跟现在的房地产商们的处境将并无二致。 10月29日,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度百富榜,李嘉诚家族以2000亿元财富,坐上了房地产领域的首富之位。 在全榜单中,位列第六。 未来在哪,李嘉诚就在哪。 李嘉诚在哪,未来就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