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烫头的怼不过纹身的,其中烫头的就是雄狮,纹身的就是老虎。那这话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
为什么狮子和老虎不相互攻击? 虽然人类很喜欢开脑洞,但有时候我们只是纯粹为了开脑洞而提出问题,事实上在自然界中非洲雄狮永远也不会对东北虎下死手,原因除了它们生活的区域不同外,还在于它们没有动机要杀死对方。 一般情况下,狮子以及老虎会在3种情况下攻击对方:把对方当猎物,对方靠近幼崽,闯入领地。
首先,狮子并不会把老虎当做猎物,这是因为狮子虽然可以凭借着数量优势可以杀死老虎,但是非常不合算,因为老虎也具有攻击性,且体重和咬合力都强于狮子,这必然会造成狮子在捕食老虎的过程中受伤,或者因受伤而死亡。 其次,如果狮子把老虎当做猎物,那么狮子早就灭绝了,因为即使狮子能够捕食老虎,但成功率非常低,这意味着它们会浪费大量能量用于捕食猎物,但是能够获得能量又比较少,导致能量入不敷出而死亡。 相反,如果狮子把用于捕食老虎的能量用于捕食更加温顺的食草动物,这将会大大提高它们的捕食效率,获得大量能量。所以即使曾经有生物以老虎为食,最终不是灭绝就是转换成吃其他更为温顺的生物。 再者,狮子和老虎都是大型猫科动物,也都是生态链的顶端生物,但它们并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地方。 狮子如果生活在山间林地地区,复杂的地形不利于它们追击猎物,再加上森林生活的动物大多体型较小且分散,不利于它们捕获;老虎如果生活在草原地区,那么它引以为傲的保护色就会失去功能,导致自己暴露在猎物之下。 综合以上因素,狮子和老虎才不会相互攻击,即使在自然界遇到了,也只会互相驱逐,而不是打得你死我活。 能量的流动 生物的生态链构建,最基础的链条就是: 能量的流动。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孤立的系统中,熵(混乱度)会越来越大。如果熵较大时,就意味着生物走向死亡。所以生物的生存过程,就是对抗熵增的过程。而 能量就是对抗熵的物质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不摄入能量,那么他就会走向死亡。生物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 能量的流动是有方向的 ,能量的流动方向从太阳光-植物-食草动物-杂食动物-食肉动物。 能量的流动除了有方向之外,还会在传递的过程中损耗 ,比如:牛的呼吸、行走等都需要消耗能量。正因为如此,所以能量不能100%传递给下一个生物,根据科学家估算,能量每流动一次,只会将自身的5%-20%传递给下一个生物。 如果我们把总能量看做是10000份,那么植物将会获得10000分*5%=500份;食草动物只能获得500份*20%=100份;食肉动物只能获得100份*20%=20份。 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植物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多,所以植物的数量最多;其次是食草动物,最后才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食肉生物。正是因为大型食肉动物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大型食肉动物之间并不会互相攻击,因为它们无法通过攻击对方来获得足够的能量,而是捕食比自己低一层级的动物。 这也是为什么狮子不会攻击老虎的最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