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博牛产业观察 于 2021-4-2 16:44 编辑
菲律宾和其他几个东南亚国家不同的是,很大部分的菲律宾人信仰天主教,所以这让整个国家的文化和我们看到的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不一样,那我们就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菲律宾是什么样子。
许多人初到菲律宾,最感惊讶的便是许多商家、餐厅、大楼或百货的门口都有手持长枪或腰间配枪的警卫,全国各地无所不在,好多人都会问他们拿的是真枪吗?是的,菲律宾在特定条件下持有枪枝是合法的。然而,哪来那么多歹徒让警卫发挥作用啊,所以警卫的工作实际上变成是帮你开关门,感觉乃是十分多余的。但换个角度想,既然有人免费帮你服务,又强化了安全,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有一天菲律宾取消了警卫制度,全菲律宾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失业了。所以警卫这工作最大的功能也可解释成叫:”创造国人就业机会。”
当你走进没有警卫的便利商店时,可能会有个小孩儿从一旁冲出来帮你开门,而他这么做,当然是希望获得某些物质如金钱上的回报。严格地来说,这也算一份工作,至少他们懂得有做事才有回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才想到了这种方法,比起什么都不做却只会伸手要好得多。有的人则是在观光景点等你抵达时对着你演奏乐器或唱起美妙的歌曲来,也有的人是念念有词拿着迷你信封来请你捐献一点披索来表达你对上帝的虔诚,至于你要不要捐献,则依据你个人的意愿,这些都是随缘、随喜的。
在大众交通工具吉普尼(Jeepney)旁,常常有一种高喊着这台车要开往某地,并吆喝乘客上车的人,这种人叫Barker,如果有人因此上车,他便可以向司机抽取一点点佣金。大马路边也有人会问你要去哪,并帮你拦出租车,只是你若坐了他拦的车,你就要给他小费,不然他会缠着你一直索要小费。
公交车或吉普尼靠站时,会有人走上车或在车窗旁兜售矿泉水(Tubig)、玉米(Mais)、炸猪皮(Chicharon)、椰子派(Buko Pie)、花生等各式各样土产和零食,有时,甚至会有小朋友拿着一块抹布跑到车上,弯着腰开始擦每个人的鞋子,期望有人能给他小费。司机不会向他们收取车资,因为这是菲律宾贫苦人家的生存之道,大家彼此有着不必明言的默契。
2、小包装的物品 菲律宾路旁有很多杂货店,通称叫「Sari-sari Store」,里面卖的尽是菲律宾人日常生活用品,如洗发精、沐浴乳、咖啡冲泡包等等,而这些东西就像一串串葡萄一样挂在窗口,全部都是小包装的,一包5p。
为什么呢?除了使用的习惯和便利性的原因之外,一言以蔽之──大多数菲律宾人没钱买大包装的。「一瓶洗发精要200~300p,贵又用不完,只要买便宜的小包装,用完时再买就好了。」──这是菲律宾人的思考逻辑。
大马路边有人卖着糖果和香烟,也全部都是散装的。一颗一颗、一根一根分开卖。试想:超市一包卖35p的曼妥思(Mentos)糖果,内有50颗,一颗卖1p,全部卖完是不是就赚了15p呢?小贩自己就是老板,不考虑人力成本,利润可是高达40%啊!(请大家记得在超市要买整包的曼陀珠,比买一条便宜很多)
每到菲律宾的超市,总是要大排长龙,菲律宾人的购物推车里东西总是多到快满出来。看到这种现象,我都心想:你一定是开杂货店吧!实际上,用小包装物品的习惯代表着菲律宾人买东西时必须付出更高的成本。不过,有些东西也不一定大包装就比较便宜,你必须要比价,不知道这是不是厂商的逆向操作手法,这就是菲律宾奇妙的地方。
3、关于Wala Wala是菲律宾国语Tagalog“没有”的意思,老实说,当你听到这个词时,常常代表了会发生让你失望的事。怎么说呢?例如:到餐厅点餐时”我要点A套餐。””Wala!”到百货购物时”请问这件衣服有别的尺寸吗?”Wala!”在外旅行时“请问还有船到对岸吗?” ”请问还有公交车吗?” ”请问还有房间吗?” ”Wala!”
每次听到Wala,内心就好像受到沉重的一击,也不禁怀疑,为什么菲律宾人的生活中总是充斥着Wala呢?虽然Wala常常伴随着不便,但反过来说,你也可以活用这个词。当路边有人向你要钱时”Wala!”朋友向你借钱时”Wala!”有人问你有没有男朋友时,当然也是回”Wala!”
根据我的观察,某些状况下菲律宾人说Wala并不是真的没有,而是一种敷衍的态度,很可能只是他懒得动头脑,或他正专注在别的事情上。遇到这个情形,只要你耐心请菲律宾人再帮你想想办法,也许你想要的东西就会从Wala变成Meron(有)喔!
4. 第三性别 泰国的Ladyboy(即第三性,俗称”人妖”)特别多,人尽皆知。Ladyboy在生理上是男性,然而打扮或举手投足皆十分女性化。在菲律宾,菲语一般称其为”Bakla”,在菲律宾中部维萨亚斯群岛一带则称为”Bayot”,这两个词原指同性恋(Gay),但菲律宾人并不刻意区分Gay和第三性。菲律宾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Ladyboy的身影,年龄上至60岁老人,下至5岁孩童,不分老幼。
菲律宾各地常举办Ladyboy选美比赛,为了这”Miss Gay”后冠,佳丽们无不浓妆艳抹,穿着华丽火辣,展露最性感的一面,让人雌雄莫辨。不过,在比赛之外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在随性的菲律宾,一般Ladyboy的打扮可完全与美艳时尚沾不上边,常可见路上的Ladyboy们挺了个大肚腩,却穿着超紧身T恤、超短热裤及拖鞋,说话时要带个五颜六色的莲花指,这可说是菲律宾第三性的另类风格,这就和泰国风情不太一样了。
某次我问一个菲律宾女性朋友说她怎么不交男朋友,她回答我不是她不想交,而是菲律宾男人太少了,一堆男人变成Ladyboy也就算了,还和她们抢男人,听了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为什么菲律宾会有这么多第三性?我认为或许可用心理学来解释,即在5岁以前的”性别稳定期”,父母过于随性而没有特别教导或干涉小孩该如何当个男生或女生,如此一来小孩对性别认同产生错乱,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三性在保守人的世界里可能被视为异类,饱受歧视,但在菲律宾被接受度很高。各行各业中都有她们的身影,其中不乏名模或知名主持人,菲律宾人早已习以为常,难怪菲律宾是被评为全亚洲性别最平等的国家。
外国人被某些不正经的Ladyboy迷惑而“误上贼船”的事件时有所闻,2014年就发生了在克拉克(Clark)的美国大兵疑似因将Ladyboy当成真女人带回房间温存,怀恨在心而杀害之的事件,轰动了菲律宾全国。那么,究竟该如何判别对方是否为第三性呢?很简单:照片修的很夸张、长得高、肩膀骨架或手腕较宽、眉毛特别粗、打扮无比妖艳、走路婀娜多姿、超乎想象地主动与热情、比女人还女人的人,必定就是第三性者。 5. 白色出租车 出租车司机,作为一种任性的职业,也算是菲律宾不可思议的”奇葩”。在马尼拉,出租车司机选客人,你不搭就拉倒,我还赶着要回家咧,很自由选择的一个职业。
许多游客在菲律宾最不堪回首的经验之一便是搭出租车,尤其是在马尼拉,司机总是会绞尽脑汁编出五花八门的理由来向你收(骗)取额外的费用。因为马尼拉的出租车司机总爱玩心理游戏,当游客一坐上车,就是”谈判”的开始,也是场耐力十足的心理战。
上出租车要马上说By Meter(跳表计费)。其实明明搭出租车跳表乃理所当然之事,但在说出By Meter的时候,出租车司机也会把你当成是观光客。更推荐的方法是直接光明磊落地告诉司机你要去哪就好了(这可是我向熟识的出租车司机确认过的),而且是要讲出明确且易懂的目的地地标(当然,你要先查好),而不是道路名称,否则你和司机很容易鸡同鸭讲又徒劳无功,更惨的是如果司机(故意)搞不清楚你要去哪里,把你载到错误的地点,不但会耽误你的行程,而且司机还是会照样向你收取表上显示的费用,他才不想多付一毛汽油钱呢!说到这个,有时候他们开到半路还会去加油,当然,等油加满的时候表照跳,你说奇不奇怪?
如果一上车,司机迟迟不开车,还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或是拿出贵得离谱的价目表,告诉你这是公定价,那很明显他绝非老实的司机,最好赶快下车。若很不幸地你没及时下车,那恐怕就成了任人宰割的肥羊了。虽然遇到恶司机令人不悦,但遇到服务好的司机,却又会让人有特别心旷神怡的感觉,此时多给点小费鼓励他们也是可以的。
6. 菲律宾人目前没有身份证明 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截止目前唯一一个还没有身份识别系统的。 由于没有适当的身份识别系统,菲律宾人在与政府、银行或任何其他私人机构进行正式交易时,需要提供大量的有效身份证明。有效身份证件是由政府签发的,通常会有照片或持有人的生物特征识别,使其具有独特的防伪性。虽然现在菲律宾总统杜特地在力推身份证明有关事宜,但是对于诺大的菲律宾,执行起来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那些贫民窟的人民一般70%左右会在家里找人来接生最主要的是穷,这里医院开销非常大,特别是贫民窟的人民更负担不了。但是这里手续很容易,第一这里没有计生问题,要生几个政府不管你,对于那些没有在医院生的他们可以到菲律宾 NSO政府部门去办理手续。一般像在家里接生的,手续一般都是接生婆帮他们去办,大概的费用2600披索(折合人民币380元左右) 包生包手续。
纳税问题,菲律宾人一般都不用缴什么税的,但比如正规的公司买东西还是会直接加12% 国家税收,个人税的话一般穷人是不缴的。保险卡这里叫SSS 那些有正规工作的公司会提供保险卡、劳保卡。其实在菲律宾大部分都是临时工,一个礼拜或者两个礼拜算一次工资,有一些菲律宾人是拿到工资后第二天就不来上班了,工资花完了他又会回来继续工作。
这是小编这几年在菲律宾经历的日常生活与国内不一样的地方。菲律宾的政府和中国政府相比实力都远远不及,包括到现在国内已经全民使用的线上支付,这里的普及工作还遥遥无期,很多菲律宾人还在使用键盘手机,更提不上更新5G时代了,希望这番对菲律宾的解说可以消除读者的一些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