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端午节和麦子收割正当时,当时,收割麦子完全靠人工劳作,所以端午节时,家里大人一般很少顾得包粽子,如果家里有老人帮忙,端午节包粽子就不愁了。
记得那时过端午,父亲不在家,母亲忙地里活计,每每请姥姥帮忙,包粽子的程序应该是这样的:端午节前一天早晨就忙活,先淘米,米洗好了用水泡起来,然后煮粽叶,经过一上午的浸泡,糯米白白的、黍米黄黄的,皱巴巴的小枣一下子舒展开来,胖乎乎、肉嘟嘟看着都有食欲,下午开始包粽子,老家人用缝被子的黑、白粗线捆粽子,手巧的人包的粽子不仅个头大而且模样周正,四个角尖尖的,不漏一个米粒,不到俩钟头,五、六斤米就包完了。接下来是煮的环节,用的是大铁锅,先把坏的粽叶一层层码放在锅底(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更清香) ,然后把粽子一个个放入,最后在锅中间压上一块石头类的东西,水要没过粽子,盖好锅盖,开煮啰,红红的火苗舔食着锅底,发出一丝丝声响,因为烧的是柴火,火苗很大,一会儿就开锅了,一缕缕清香随着袅袅炊烟散发出来,这时姥姥吩咐烧火的哥哥把大火变为小火,然后又找出一炷香来点上,再三叮嘱火不要断,一炷香烧完粽子就熟了。为了使粽子粘性更强,熟了的粽子需要在锅里捂上一夜,第二天—端午节的早晨,掀起锅盖,浓郁、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深吸一口气,好香、好甜哦,这是我最爱的味道,也是家乡的味道,三十年来,每逢端午,我总会想起,想起家乡的美味、想起家乡的亲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过端午节不愁没粽子吃、不愁粽子吃不够,但不管怎样,总也没有那时的粽子味道鲜美,吃起来过瘾。那时吃完的粽叶不能随意扔掉,放到盛水的盆里浸泡,然后清理干净上面的米粒和黏黏的东西,再整整齐齐的码好、捆成捆,挂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干,第二年还可以再包粽子,也算是废物再利用了。 适逢佳节倍思亲,每到端午,家乡的味道似乎总能扑面而来,难忘乡愁,莫忘乡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