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博牛产业观察 于 2021-4-1 14:49 编辑
疫情尚未结束,新冠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截至 2021 年1月底,中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 2400 万剂,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虽然现在国内的疫苗是全民免费接种,但很多朋友还是在纠结要不要打?并且也存在很多疑问:
- 去哪里预约接种?
- 现在接种会有副作用吗?
- 打一次能管多久?
- ……
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关于新冠疫苗的一切,我们一探究竟! 为何新冠疫苗上市需要这么久?
对于新冠肺炎这样突然爆发的传染病,疫苗的迟滞性,几乎不可避免。
我们平时能注射的疫苗,几乎都是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就已研发成功的。
比如,乙肝疫苗。1970 年,因共用注射针头、有偿卖血输血、母婴感染等诸多原因,中国在短短 20 多年间,乙肝患者达到了 1.2 亿,占据全国总人口的 10%。这意味着每 10 个人里,就有 1 个人携带乙肝病毒, 名副其实的乙肝大国。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从 1972 年开始便着手研发乙肝疫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历时 3 年,终于研制出了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7571 疫苗”。
研制成功后,却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投入高,产量低,疫苗价格每支高达 80 元!而当时普通人每月工资才 30 元左右,疫苗实在太贵了。
直到1986 年,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经过 10 年的潜心摸索,终于研究出成本低,且能大规模生产的重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除此之外,这两年大火的HPV 疫苗也是历经数年才诞生。
1991年,中国科学家周健和澳大利亚免疫学家伊恩·弗雷泽开始投身研究,直到 2006 年 8 月 28 日,弗雷泽亲自为一对姐妹接种了世界上第一支宫颈癌疫苗。
很显然,疫苗的研发并不容易,是一项耗时久、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 那么疫苗到底是怎么研发出来的呢?
首先,要得到病毒样本。
病毒样本的采集由医院和国家实验室负责,经过一系列标准化流程转运给研发机构。拿到病毒样本后,研究人员会从众多病毒中选出繁殖能力最强的,用作种子毒株。
种子毒株不断培育、繁殖,当它繁殖到某一代,致病力下降到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时,才可以成为疫苗株,经过灭活、裂解、提纯等方式处理后才能制成疫苗。
完成这些复杂的流程后,接着需要进行细胞试验、动物试验、临床试验。
疫苗临床研究通常分为三期:
- Ⅰ 期主要评价安全性。
- Ⅱ 期主要评价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同时探索免疫程序。
- Ⅲ 期主要在更大人群范围内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确保没有不良反应以及任何异常现象之后,再反复观察记录,判断疫苗是否有效,而这一步尤为关键。
只有确定有效且无害之后,才能为疫苗上市提供科学依据,再由鉴定部门层层审批,最终才能进行量产。这些步骤缺一不可! 疫苗的信任危机 世卫总干事 谭德塞 说过:”在医学史上,有很多药物在纸面上或试管中有效,但实际上对人体无效或有害。我们必须依据证据,没有捷径可走。” 一旦疫苗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疫苗生产面临的另一个困境:信任危机。
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如乙肝,脊灰,百白破,属于国家规定必须免费接种的疫苗。
它的生产带有社会公益背景,由事业单位和国企承担,免费向民众提供,由于是国家主导,个人没有倒卖空间。
所以,出问题的几乎都是二类疫苗。
二类疫苗属于自费自愿接种,比如狂犬疫苗,流感疫苗,HPV疫苗 等等。生产由企业之间激烈竞争,自负盈亏,容易形成地下销售产业链。
虽然很多出事的疫苗都是由正规产家生产,但只要有逐利空间,就会有黑心商人!
由于多方利益纠葛,疫苗的流通环节往往变得复杂冗长,一来二去也就出现了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疫苗险应运而生。 本次新冠疫苗上市后,有保险公司顺势推出老少皆宜的疫苗险。
本次新冠疫苗上市后,有保险公司顺势推出老少皆宜的疫苗险。
十几元保费,如果在疫苗接种 72 小时内出现异常反应,就能获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赔偿。虽然疫苗经过反复测试,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也不排除会出现接种异常反应。所以一些人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疫苗,不打不就好了?但疫苗事故本质是生产流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疫苗接种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对疫苗安全存疑,放弃接种无异于是因噎废食。
比如脊灰疫苗,如果大家都不接种,脊髓灰质炎就会传播开来,最终受害的还是个人。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学校规定,儿童必须打疫苗的原因。
关于新冠疫苗的一切
说回新冠疫苗,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除了前面说到的技术难关,还存在利益的博弈。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很多传染病都是突然爆发又快速消失,很有可能研发还未完成,疫情就消退了,到时候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2003 年的 SARS 疫苗就是如此!
科兴生物是我国疫苗产业龙头,在 SARS 疫情爆发之后,他们停掉了原有成品疫苗生产线,经过 8 个月的攻关,完成了 SARS 疫苗的一期临床试验。
但正在关键阶段,疫情结束。因缺乏试验的病人,研发被迫终止,科兴生物颗粒无收,甚至出现巨额亏损。所以,很多公司宁愿反复生产现有疫苗,也不愿对赌未知风险。好在国内的疫苗研究,并非只靠商业公司自行探索,政府机构也参与其中。
此次的新冠疫苗,由国药集团研发生产。旗下的中国生物,集合了“国有 6 大生物研究所”,中国 80% 的一类疫苗都是它供应。、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生物派出了北京所、武汉所进行疫苗研制。目前已在十个国家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总共接种者达到 6 万余人,未接到严重不良反应。
1、谁可以优先接种?
在此基础上,之前部分地区可预约的新冠疫苗。正是采用紧急接种的方式,优先给高危人群注射。比如援外医护人员、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员、口岸防控人员、一线警务人员……
2、无症状感染者,可以接种疫苗吗?
根据官方的建议,不管是已经确诊的病例、还是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暂时都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3、一针多少钱?医保报销吗?
在之前小范围接种时,新冠疫苗还是 200 元左右一针。而现在国家明确规定,全民免费接种,一切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如果你不知道在哪能免费接种疫苗,可以在微信搜索 “新冠疫苗接种地图”,就能找到最近的接种点。
4、新冠疫苗有哪几种?哪个最好? 全球新冠疫苗的研发技术主要包括:
- 灭活疫苗
- 基因重组疫苗
- 载体疫苗(包括腺病毒载体、减毒流感病毒载体)
- 核酸疫苗(mRNA 疫苗、DNA 疫苗)
目前尚未有任何数据验证哪种工艺疫苗更好。要科学评价一个疫苗,要综合考虑到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 国内目前进行紧急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并无其他选择。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我国的新冠疫苗是安全可控的。
5、接种之后,有效期多久? 关于疫苗的有效期,国家药监局有明确的要求:疫苗最好能提供1 年及以上、至少 6 个月的保护。 另一方面,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也说:人类发现新冠的时间太短,疫苗的保护时间有多长,还要做长期的研究。
6、孩子、老人、孕妇能接种吗? 由于没有发表相关临床研究数据,因此,目前孩子、老人、孕妇不在可打疫苗的人群范围内。
截止至今,中国使用的新冠灭活疫苗紧急接种对象为 18 - 59 岁重点人群。包括从事医疗疾控、进口冷链、公共交通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工作、学习的人。对于普通人群,要根据当地免疫方案或防疫需要,自愿接种疫苗。
7、新冠病毒疫苗能跟其它疫苗一起打吗?
暂不建议。根据既往经验,灭活疫苗可以跟其他疫苗同时打。但由于新冠疫苗是新疫苗,没有同时接种的安全性数据,因此暂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如果需要打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等,应该优先接种。新冠疫苗跟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至少间隔 2 周以上。
8、新冠病毒变异,影响疫苗作用吗?
针对这个问题,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有提到:全球的数据库中,已有近 15 万条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通过研究超 8 万条高质量数据后,结果表明病毒变异不大。这并不会给疫苗上市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
同时也要提醒大家,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除了新冠肺炎外,还有流感、腺病毒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所以, 即使打了疫苗,还是要戴口罩 。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在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作斗争。
每次发生传染病,一旦没能及时控制,都是一场灾难。鼠疫如此、天花亦如此。没有疫苗人类永远只能做被动防御,有了疫苗,人类才有主动出击的机会。在菲的国人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新冠疫苗接种预约,不要轻信不正规渠道的疫苗来源,做好防护保护自己和家人,共同抵抗这袭击世界的新冠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