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尽管台湾政府尚未允许开放在线菠菜业,却仍有大量菠菜公司在台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原因是,当今台湾菠菜市场依然存在着众多法律盲点。也正因如此,也是本文所想要探究的原因之一。
回顾事件一:去年的8月在台湾内湖的某办公大楼,台湾警方突袭抓捕了一批在此办公的菠菜客服人员,被抓的20多名员工均未满30周岁,虽然办公电脑与员工都被警方一一带走,但该公司背后的集团大老板依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大老板的另两处办公场所每天仍旧照常运营着客服工作。
回顾事件二:根据笔者了解到,在过去的两年,许多台湾的招聘网站时常接待一些大陆菠菜业老板,他们通常会提出一些丰沃的招聘佣金来吸引这些招聘网站为他们进行招工。不少招聘网站的招聘顾问竟然发现这些公司的运营模式极度相似,多半会以「信息软件服务业」、「数据处理服务业」、「电子信息供应服务业」等名目向经济部登记,每一家的人数规模多半控制在25到40人。
可以看到虽然线上菠菜业受到了台湾政府部门的监管,但是在政府的监管之下是否真正影响了台湾菠菜产业的发展呢?接着就为大家一一分析讨论关于台湾岛内菠菜公司(面向台湾本地用户)以及台湾离岸菠菜公司(面向台湾境外以外的用户)的发展环境。
在台湾早期彩票背景:
1984年,六合彩非法签赌开始在台湾盛行,民众求神拜佛,为的不一定是请神明保佑全家平安喜乐,而是求得「牌支」,不少所谓明牌报刊大量出炉,却也使不少民众身陷赌海不克自拔。
中华民国公益彩券在1999年开始发行,台湾彩券公司专营,台湾运动彩券在2008年开始,陆续由富邦银行及威刚科技取得经营权。(威刚科技是是一家致力于发展LED照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
2012年7月7日中华民国马祖博弈公投(建立赌场部分)通过。同意票数1795,不同意票数1342。但即使同意票数高于反对意见,由于菠菜草案根本未送进立院,当地人民想坐上赌桌,或许五到十年后才有可能。
台湾法律环境
第一,对于台湾岛内的菠菜公司的相关法规:
中华民国刑法,第21章赌博罪(第266~270条),在公众得出入之场所赌博财物者,或意图营利供给赌博场所或聚众赌博者,意图营利办理有奖储蓄或未经政府允准而发行彩票者。
打击对象:岛内所有涉及到金流、用户资料的菠菜公司。比如:客服、风控公司。
处罚力度:根据中华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在公共场所赌博者,视情况严重性,处罚新台币1000-8000元罚金,第268条规定,对开设赌场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视情况严重性并可处罚新台币3000-20000元以下罚金。
从当地刑法的菠菜法规来看,不少赌徒把菠菜法规的判决结果比喻为”有罪无罪凭运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案例:王姓男子在去年9月,以计算机网络设备注册线上赌博网站账号以及密码,以参与体育赛事为目标多次在线上与他人互赌。因警方查获双方账户赌金证据,以赌博罪起诉,但法院最终仍然判决无罪。
法院认为,利用网络或通讯软件不算公共场所或出入公共场所,并非不特定的人共同见闻的场所,在刑事政策中该行为与现实中的行为并不完全符合。所以判定无罪。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下,像类似的案例情况层出不穷,因线上赌博被判无罪的判决结果也引起台湾民众的热议以及警方的关注。
在之后的类似案件中,法院经过长时间的商讨决定,“虽然网络虚拟场所并非实体平台,但是虚拟场所并非是一个封闭空间,可以邀请多人参与进行,因此构成赌博罪,并依据情节严重性,处罚1000-5000 的新台币。
依据台湾岛内的菠菜公司相关法规来看,台湾虽然也和大陆一样,在法律上禁止赌博,但是从法规制定上存在较多盲点,且处罚力度较轻。从而加剧了菠菜业者们对于赌博法规政策的有恃无恐。
第二,对于台湾离岸的菠菜公司的法律
打击对象:重点打击电信诈骗、杀猪盘、洗钱、B2B抽佣的离岸菠菜公司。如果有人举报 一定会被抓。比如下属案例——
案例1:日籍男子XX赴台经营科技公司,涉嫌开发菠菜游戏软件供赌博网站使用,抽佣获利,1年半来累计下注25亿元,刑事局查获日籍男子等同伙31人,警方查扣大批电脑以及56万现金。之后便以赌博罪对相关人员进行起诉,怀疑此位幕后金主为某日本跨境赌博游戏的开发商.
案例2:台中地检署侦办大型线上赌博与洗钱组织犯罪集团案,怀疑新力旺集团总裁庄周文恐是1年数百亿元台币赌资的赌博集团幕后金主或老板,上周搜索时,他却疑似先得到消息而事先落跑,行踪至今成谜。
针对台湾离岸菠菜公司的相关法规来看,主要依据《防制反洗钱法》进行执行。从台湾政府的监管内容和力度来看,大部分因素还是取决于台湾政府是否跟境外国家达成抓捕协议或涉及违法洗钱、电信诈骗、“杀猪盘”等行为。因为这些行为被人举报,那么政府一定会进行监管并采取抓捕行动。
台湾政治因素
说到台湾菠菜业的政治因素,大致可分为两块。
首先,大陆与台湾两岸的关系。
近年由于大陆与台湾海峡的两岸的紧张局势,给两岸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投下了阴影。因台湾当局推行相关与大陆“限制交往、和谈”等政策。实际上也为大陆金主提供了在台湾发展菠菜业的有利条件。
比如:早期的电信诈骗案起源于台湾,慢慢这类的诈骗手段从台湾传到了大陆福建,福建人民又把它“发扬光大“。很多台湾的罪犯喜欢往大陆跑,而违法犯罪的大陆人则喜欢往台湾跑。
换句话而言,中国目前还无法抓捕那些因为犯罪而逃至台湾的大陆人,只要他们一天不回国,大陆警方就无法抓捕那些人。
其次,则是台湾当地政府各部门的互相推脱
一次次的政治角力拔河,政府各部门的踢皮球方式都让菠菜从业者们有了灰色模糊的方式存在。
比如:根据台湾某报纸媒体采访中说道,首先向台湾经济部提出询问。在屡次谢绝采访后,经济部以一纸页书做出回应。经济部表示,现行法规内没有所谓的线上菠菜产业营业项目代码,经济部认为交通部才是主管机关,不便发表意见。
而政府早已决定由交通部作为菠菜业主管机关之时,交通部则表示:只负责离岛菠菜的监管,但线上菠菜产业与交通部所监管的内容并无相关。
无论是基于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还是在政府各部门的互相推脱之际,台湾的离岸菠菜公司和岛内菠菜公司仍然坚挺顽强的继续扩大中。
台湾菠菜业规模以及生态
据台湾人力银行的估算统计,截至2019年,台湾的菠菜就业人员已达到10万人次。从台湾菠菜业现在的规模来看,以台湾业内人士号称的“菠菜一条街”——内湖科学园区举例:
目前在台湾的内湖科学园区内涵盖了200多家大大小小的离岸菠菜公司以及岛内的菠菜公司,一些大型的离岸菠菜公司员工有100-200人之多。小公司则在20-40人左右。这些公司分别以【游戏、数位科技、整合营销、咨询】的名义存在。公司内没有相关的纸本文件,一切资料只在线上沟通。
有趣的是,在内湖科学园区的街边随处可见一些停在路边的亮色流线型的跑车,霸气十足。据内湖区某汽车销售店店员透露,该地段的豪车销量远远高于了其他区域的销量。这些购置豪车的车主大多来源于这条街上的企业主,工程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员的薪资都非常高,被销售们认定为金子塔顶端的消费人群。
那么除了菠菜人员的薪资高、人数多以外,从近五年的台湾菠菜业生态来看,台湾当地菠菜从业人员的流动率也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新创立的小公司做着短期的黑平台(杀猪盘),一般利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黑完用户的钱就会宣布关闭,有些公司甚至连员工的薪资都未付清则宣布关闭。随后再立即更换名字重新成立新的公司。可以说菠菜业公司的迅速遍地开花,已悄悄推动着台湾线上菠菜业合法化的进程。
台湾菠菜业经营模式
从经营模式上来说,岛内菠菜公司与离岸菠菜公司也有所不同。
首先,岛内菠菜公司经营模式有哪些?
小团队运营的线上菠菜平台
这些小团队不需要所谓的公司名义包装,搭建台子也很简单,与当地包网商合作搭建平台,每天只要安排几个轮班当客服/推广以及上分人员就能运营了。他们基本身藏于一些民宅中,住宅周围也没有明显标识,进出不易被人发现。
*当然岛内还有一些大型的线上菠菜公司,包网公司等(从运营模式看,与其他国家的线上菠菜平台、包网公司模式大同小异。所以此处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表面看似合法的菠菜游戏公司
这些公司的线上菠菜游戏特点是没有提款机制、只能买点数卡(便利店、网络),所以不涉及任何金流问题。所以在台湾法律层面上看是合法的。大部分玩这些线上游戏的人都属于消遣娱乐,但是也有小部分人群利用线下非法渠道进行兑现买卖。台湾比较知名的菠菜公司有:明星三缺一 、老子有錢 、星城online、角子共玩等。
其次,离岸菠菜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哪些?
集团分身模式
在台湾各地区都存在着许多相同菠菜工作内容的公司,这些公司虽然有着不同的负责人在管理,但在背后其实均隶属于同一家集团公司。
集团分身模式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台湾相关部门对于菠菜业的监管与严厉打击之下,不少公司的客服、技术人员被大批量抓捕起诉,这些打击对于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集团老板为了避免这些冲击,他便将同样业务的公司不停的复制多家。那么即使一家出了问题,其他同业务公司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目前大多数离岸菠菜公司则依托这样的模式生存着。
集团的“分身”模式是为了降低分散公司的风险,更确切的说,这样复杂绵密的组织,是在线菠菜产业为了可预期的危机做的准备。
亚洲菠菜业的”代工“地
根据台湾104人力银行某招聘顾问介绍,一些跨境菠菜商经常利用高薪资、高佣金的方式来吸引这些招聘网站为他们进行人员招聘。其实在台湾只要打开网页搜寻各大招聘网站,就可发现,网站上一些看似正规的客服、电销、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岗位的招聘内容都半以模糊、低调、暧昧的形式来呈现。
亚洲菠菜业的”代工“地产生主要原因则是由于近年来大陆政策收紧,原本在菲律宾任用的大陆劳工因为犯法风险高,薪资涨幅大。因此招募台湾菠菜从业人员成为了许多大陆金主们的主要考虑人选。
台湾菠菜”代工“地的快速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降低营运成本和风险,也为那些离岸跨境集团提供了更坚强的后盾。
这些公司犹如细胞裂变一般的生长着,层出不穷的运营模式为之后的政府部门监管形成了层层的阻碍。
结语:
不管是台湾的岛内菠菜公司还是离岸菠菜公司,从台湾目前的法律盲点、遍地开花的产业发展、层出不穷的经营模式上来看,这些迹象都印证了在看不见的网络世界里,一座座台湾的线上虚拟赌场已悄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