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身体有某个异常,或者体检发现某个异常,担心有问题,于是去医院找医生看,医生看过之后来了一句“观察一下”就打发了。
这“观察一下”是什么意思?到哪里观察?
“观察一下”可能包括这些情况
其实在医学上,“观察”也是一项医疗处置措施,而且非常常见。那什么情况下要“观察观察”呢?归纳了一下,大致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01
轻度异常,很难一下弄清楚原因。为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先动态观察,定期复查,积累更多信息以更好地判断。
体检时要是发现某项肿瘤标志物只是微微升高一点点。这里面的 “戏码” 可太丰富了!像你最近抽了几包烟、吃了顿超油腻的大餐,都可能让它小幅度上升。
虽说不能排除恶性肿瘤在背后捣鬼,但你知道吗,就算得了恶性肿瘤,这标志物也不一定会升高。要是真和肿瘤有关,后续复查它肯定会一路 “疯涨”。
所以就这么一次的检查结果,根本说明不了啥,还不如先观察着,定期去复查,看看它到底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02
初步估计问题不大,可以暂时不用处理。毕竟治疗也是有副作用有伤害的,但疾病有往不好方向发展的可能,所以不能完全掉以轻心。不妨观察观察,既不必过度紧张焦虑,也别不管不顾。
有人体检时发现了结节,就急得团团转。但要是去处理这些小小的结节,想搞清楚它们的 “真面目” 可太难了,还会招来一堆没必要的检查。
而且确诊得做活检,可结节太小的话,活检不仅成功率低,还会给身体带来点小伤害。
当然,不能直接忽视!
所以,定期随访复查,盯着它们的变化,才是稳稳的幸福。
03
尽管已经明确诊断了是什么病,但可以暂不处理。这种情况也可以观察等待。一旦出现需要治疗的指征,再开始启动治疗,并不会对总的预后有影响。
像小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这些惰性淋巴瘤,它们就像慢性子的 “懒家伙”,生长速度那叫一个慢。
经专科医生判断并结合患者本人的意见,不妨先观察。但要定期复查,做好病情监测,一旦出现治疗指征,再开始治疗也不迟。
04
有的疾病或者说有的病情,或者本身就是自限性疾病(不治疗通常也会自愈),而且目前也没有太有效的病因治手段,那也通常是观察。也就是不用什么特别的医疗措施,或者仅对症处理。
普通感冒、流感这些,都是病毒来 “捣乱”。这些病大多是自限性疾病,只要咱免疫力够强,靠自己就能把病毒 “赶跑”。要是症状难受,就对症处理一下;没症状的话,观察就行。
提醒大家,观察可不是当甩手掌柜,得时刻留意着,一旦情况不对,赶紧往医院跑。
05
病情需要治疗,不能回家观察,不能等以后再说,但目前又暂时病因不明,无法开展针对病因的治疗,这种时候需要在医院“观察”,即留观。医院通常会有“留观室”,里面有医生护士,一旦病情有变,可以随时呼叫医生护士;当然也可以收住院“观察”。
当医生说出“留观”这句话,说明你的病情确实不太简单。可能病因还不明确,或者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
先这样处理是一种试探性的治疗手段,看看身体对治疗的反应。同时,医生也会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研究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所以,别觉得医生没给你一个 “完美” 的解决方案就是不负责,他们可是在为你的健康 “绞尽脑汁” 呢!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会给你一个更合适的治疗办法啦!
重要提醒
到医院看病,如果医生让观察一下,别觉得挂号费白花了。
医生让你随访观察,那是医生用其专业知识经过思考之后做出的判断!
但要切记——观察并非不管不顾,需要知道为什么不马上处理而是要观察,接下来的注意事项,需观察什么、观察多久,复查什么项目、多长时间复查,出现什么情况要及时就诊等等。
一定不能失访,从此“消失不见”,那可不行!因为“观察”≠“没事”。
记住:医学上,有时候,暂时不处理就是最好的处理。
注意:“暂时”二字,观察是动态的,不要走极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