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平洋上方似乎有一阵阴云密布的氛围。美国及其盟友,像是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正在以一种可能会让人胆战心惊的方式展开“大规模演习”,它们称之为“竹鹰25-1”。别误会,这可不是一般的友好切磋,而是针对中国的一次非常严肃的“战斗预演”。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场演习的主角之一:各种加油机。根据美媒“战区”的报道,在演习的第一天,美国空军已经派出了至少20架空中加油机,包括KC-46和KC-135各10架。 除此之外,英国皇家空军的A330 MRTT加油机也在行列,还有美国空军的E-3预警机、RC-135侦察机以及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E-7预警机等纷纷登场。这种大规模出动完全不像是开玩笑,因为这些飞机是所谓的“战力倍增器”,它们的用途不是展示,而是实打实地为一场远程、高强度的对抗做准备。 面对这种态势,中国空军虽然拥有超过200架歼-20五代机,但光靠这个数量应对美英澳的联合演习显然不够稳妥。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快六代机的测试和服役进程,以便在未来的高强度对抗中占据优势。这种军备竞赛,是对现有技术和战略的一次巨大考验。 那么,美国究竟联合到了什么程度呢?美军这次不仅自己倾巢出动,还拉来了包括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盟友。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成为了整个演习的协调和规划中心。 而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即便是以技术含量著称的“红旗”演习,也极少有如此多的加油机和预警机参与。这么大手笔的投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美英澳等国确实在非常认真地准备与解放军在太平洋进行大规模军事对抗。 为何要动用这么多的加油机和预警机呢?原因非常简单。未来在太平洋上与解放军的较量中,美军很可能无法保全第一、第二甚至第三岛链的陆上基地。 因此,美国海军陆战队特别设计了快速重部署部队的作战概念,以应对解放军中远程精确打击的威胁。然而,分散部署并非万能,就算是分散,诸如机库这样的关键目标仍然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加油机的角色尤为关键。没有足够的陆上基地支持,美军及其盟友的战机只能依赖空中加油来增加作战半径。例如,F-35A、EA-18G、F-15E等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普遍在1000至1400公里之间。如果第一、第二岛链的基地不能使用,它们就只能依赖从更远的地方起飞,并且需要多架加油机接力来实现远距离打击作战。 此外,预警机和大型电子战机也是这场演习中的关键角色。由于这些飞机都是高价值目标,在战争中很容易成为解放军优先打击的对象,损失率预计会比普通战机更高。但在激烈的战争环境中,美军却无法失去对态势感知和侦察的能力,因此这些设备实则是以一种“悲壮”的姿态加入到演习中。 在这样一种复杂而紧张的局势下,“竹鹰25-1”演习不仅仅是一次军事练兵,更是美国及盟友展现其在太平洋区域内战略决心的实际体现。尽管在战术层面,中国空军通过歼-20等机型配合海军航空兵、卫星和高超声速无人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狙击美英澳的大型飞机,但这并不足以在更广泛的战略层面打消对方的“战争意志”。 为了真正摧垮这些国家的战争野心,仅仅依靠现有的五代机是不够的,必须加快研发和部署具备压倒性优势的六代机。只有这样,才能在战略和战术上全面打破盎撒国家试图通过战争重新确立霸权的野心。 总的来说,这次演习给世界传递了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美国及其盟友正在加强军事筹备,试图在必要时与解放军在太平洋地区展开直接较量。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