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招商专员 ,电销专员 ,客服专员 信誉平台长期招各大代理合作共赢 黑豹-最强API供应商 OD体育 OD体育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andy
LV5 水面的小草
帖子    361
新博币    0 提现
提现    0
     
    2220 2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菲律宾沉浮记:曾经的亚洲工业之星

    菲律宾曾于1996年举办过一次APEC峰会,时隔近20年后,APEC再度回归,无疑是国际社会对菲律宾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的肯定。曾经的亚洲第二,为何搁浅在中等收入陷阱中?重新起航又付出了多少代价?而未来真的能够一帆风顺吗?
           
    战后崛起:曾经的工业之星
    腾讯财经综合(佳敏)二战后的1950年代,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要盟友之一,菲律宾很早就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受到美国的积极扶持。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菲律宾一度与日本、缅甸同属亚洲最富国,人均GDP达到254美元, 比同年韩国的156美元、泰国的97美元都高出了许多。

    新兴工业部门一直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当时亚洲各国经济结构中,菲律宾的工业实力远超过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新加坡、韩国,仅次于日本。

    从1965年各国的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看,日本为44%,菲律宾为28%,新加坡为24%,泰国为23%,印尼为13%;制造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更为明显:日本为34%,菲律宾仅次于日本为20%,新加坡为15%,泰国为14%,印尼仅为8%。

    当时世界银行曾预测,菲律宾拥有富庶的自然资源和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它具备了经济快速增长必需的基本条件。不用多久,菲律宾便会加入到先进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深陷泥潭:“中等收入陷阱”之殇
    的确,1982年,菲律宾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但很快就深陷瓶颈。对菲律宾来说,上世纪80年代是停滞、甚至倒退的年代。

    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菲律宾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81~1990年中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2%,远远低于同期泰国7.8%,新加坡6.3%,印尼5.5%和马来西亚的5.2%。剔除人口增长率,菲律宾这1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甚至负增长。

    进入90年代,菲律宾经济仍不景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1991年为 -1%,1992年为1%,1993年为2.3%。

    21世纪以来,菲律宾的经济增长提高到5%以上,但金融危机一来,又下降到1%左右。

    菲律宾经济所面临的上述困难,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不适应国情的强行“体制美国化”。

    菲律宾自独立以来,极力仿效美国的思想体系和政治制度,被称为“东方的民主橱窗”。然而,政党的不成熟,政治上的不稳定,使得一旦涉及到具体问题,政见常常不能统一,直接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政府和国家都难以将重心放到经济发展上来。

    社会矛盾也因此越发突出,贫富差距巨大——时至今日,菲律宾人均收入为1500美元左右,在亚洲属于中上,但40%左右的人每日生活费不到2美元。

    政府的无力直接导致了财政的恶化。在菲律宾每年征收的税收只相当于GDP的12.5%,是亚洲地区税收最差之一。菲政府估计,在1989-2000年之间,国家已流失了超过1.2万亿比索的税收收入。

    同时,菲律宾又是债务最为沉重的国家。庞大的还本付息挤占了政府本来可以用于经济建设的财政资源,使得政府无法满足急需投资的基础实施和服务行业。

    菲律宾政府自1998年以来,就一直出于严重的赤字状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指出,财政赤字问题是菲律宾政府难以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世界经济论坛经济学者盖格指出:“至少可以这么说,菲律宾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落后。每年当我们向派驻菲律宾的企业主管问起当地的基础设施时,他们都说情况正在改善中,可是那仍是一大瓶颈。”

    急于改善现状的菲律宾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又出现了政策失误,首当其冲是长期忽视发展农业所造成的工农业部门之间的失调。在工业发展战略方面,长期的价格管制和各种规章助长了一些官方和私人企业的力量, 在一些行业中形成垄断。菲律宾过高的关税保护,也降低了国内工业的竞争率和迭代率,从而拉开了和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

    人口增长过快和贫困更是成为严重阻碍发展的“绊脚石“。相对于国内劳工人数,政府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相对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率的增加一方面削弱了民众的消费能力,不利于从需求中拉动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则增加了政丄府推行改革措施的难度。

    可获得就业岗位也质量不高。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仅有58%的就业者——既包括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被认为从事的是有酬劳动;约400万的无酬就业者中,28%是个体经营,收入没有保障;11%在家族农场或其他企业工作,基本上只包食宿,拿不到工资。

    菲律宾人只得走出国门找工作,被称为“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的菲佣就是大家较为熟悉的一个群体。据统计,每一个菲佣养活了至少5个家乡的亲人。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菲佣所创造的财富达到60亿美元/年,可以抵消国内3/4的贸易赤字。到1999年,这个数字达到80亿美元,占了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几。

    这部分就业人口拉动了菲律宾国内消费增长,但是对提升整体就业没有太大作用,势必对国内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影响。

    ...1/3
    菲律宾经济属于大进大出型的外向型经济,商品出口是菲经济的主要支柱,因此外部环境对其经济发展亦有着重大的影响。

    80年代中后期,因日元、韩元对美元升值等原因而引发的‘亚太资本’向东南亚地区的转移,东盟国家纷纷吸引日韩资金,促进本国工业的升级,扩大出口,摆脱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出现高速发展的局面。唯独菲律宾例外,几乎没有吸引到日资。

    自1993年开始,菲律宾经济逐渐缓过气来,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却打乱了菲律宾经济的正常发展。菲律宾政府不得不把1998年的GDP预期增长率从6%调为4%,后来又调整为2.5%~3%,实际上,当年的国内生长总值增长率仅为-0.5%。

    不仅如此,金融危机还造成了菲律宾货币比索的大幅贬值,来自海外的投资减少,出口增长也放缓,企业经营困难,失业率攀升,国民生活水平严重受损。

    如果说97亚洲金融危机,属于“急性病”(直接发源于东南亚国家,菲律宾等国受到最先和最沉重打击),2009年的金融危机,则体现了菲律宾外汇储备不足、在面临国际游资的冲击下没有足够的资金抵御危机的问题,它为菲律宾政府带来了历史上最高的财政赤字——2985 亿比索,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9%,贫困人口比率从33%一跃至38%。

    强势反弹:“亚洲的下一个奇迹”?
    进入21世纪,菲律宾将发展经济、消除货困作为核心,加大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内需和出口,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2010年菲律宾GDP增速曾创下7.6%的高点(在此前的30余年间,菲律宾的经济增速都未超过7%)。之后由于全球经济的疲软态势以及菲律宾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减少,2011年GDP增速降至3.7%。但在经过短暂的调整后,2012年和2013年其GDP增速又快速回升至6.8%和7.2%左右。

    根据2014年IMF的统计,菲律宾是现在世界上第39大经济体。GDP增速在去年达到6.1%,超出市场预期。这也使菲律宾成为经济增长步伐第二快的亚洲国家,仅次于中国的7.4%。

    从消费来看,2014年,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占比接近70%,增长率为5.4%。海外劳工汇款及其带来的国内消费正日益成为菲律宾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

    从投资来看,菲律宾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狂欢之中,当时有57个项目在准备中。而在今年的预算里,128亿美元(5623亿比索)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占GDP的4%左右。

    今年4月7日,菲律宾投资署(BOI)6日发布《2014-2016年投资优先计划(IPP)实施指南》,规定政府鼓励投资政策的具体准则。资者可能获得的补助政策将根据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而决定。

    私人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也在显著增加。后者自2010年以来已经增至三倍。2014年5月,标普上调菲律宾长期贷款的评级至BBB,高于印度和巴西。当时标普信评分析师贝纳德(Agost Benard) 表示,新的评级是基于菲律宾稳定的政治和更好的管理。

    从出口来看,无论是商品出口还是服务出口增速均出现了反弹。2013年和2014年菲律宾商品出口增长率分别为0.1%和12.1%; 2013年服务出口下降5.7%,而2014年增长12.2%。其中,服务出口主要以旅游业为主,2014年,其在服务出口中占比达15%。


    2015年全国目标
    而从长期来看,菲律宾还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尚未释放。

    菲律宾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处于工作年龄(15-64岁)的人占总体人口比率达到62%,到2045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67.5%。这与很多亚洲国家面临老龄化的困境形成反差。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不断涌入就业市场,可为制造业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到来设厂。


    汇丰银行亚洲经济研究主管纽曼说:“现在是属于菲律宾的时刻。过去20年中国的(制造业)竞争优势超强,不过随着劳工成本上涨,中国逐渐转向其它方面的生产。菲律宾的劳工成本低廉,可以取代中国之位。”

    世界银行行长金镛则认为,菲律宾可能会成为“亚洲下一个经济奇迹”。

    菲律宾2015年发展目标
           
    发展为先:中菲贸易前景向好

    尽管政治上形势紧张,中菲双边经贸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已经成为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菲律宾则是中国在东盟中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的巨大差异,导致双边贸易不均衡,中国存在一定的贸易逆差,但逐年缩小,目前已趋于平衡。中国对菲律宾出口以电机、机械设备、矿物燃料、车辆和轻工产品为主,从菲律宾进口以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矿砂、农产品和轻工产品为主。

    今年适逢中菲建交40周年。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赵鉴华表示,中菲两国在双边贸易、投资和旅游等方面存在巨大合作潜力。他指出,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完成以及东盟经济共同体年底前建成,中菲双边贸易有更大机会提升至更高水平;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400亿美元丝路基金的成立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增加对菲投资有着“巨大潜力”,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产能合作、农业等领域;而去年中国大陆游客赴东盟国家旅游人数达到1140万人次,但去年来菲的中国大陆游客只有40.2万人次,“相信未来3到5年内来菲的中国大陆游客人数有望增加到约100万人次”。

    jackrose
    LV4 路旁的落叶
    帖子    23
    新博币    0 提现
    提现    0
       
      菲律宾要想取代中国首先要把劳动法修法,才能吸引外国投资。
      个人签名

      我就是潘金莲,我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多少功夫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