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招商专员 ,电销专员 ,客服专员 信誉平台长期招各大代理合作共赢 黑豹-最强API供应商 OD体育 OD体育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lxy254069025
LV5 水面的小草
帖子    423
新博币    345 提现
提现    0
     
    2226 0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什么是专注
    简而言之,专注就是注意力分散的对立面。

    记得大学时候教我英语的老教授说过的一句,
    「知道为什么你们一直都学不好英语么,你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太多诱惑的世界。」
    每一天,我们坐下来打开电脑,想做点什么正经事情的时候。

    却又无意中打开微博看看热搜榜,看看林丹出轨,宋冬野吸毒入狱,papi酱和逻辑思维闹分手。

    又会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小伙伴自拍照,旅游照,三姑六婆姨妈姑丈的心灵鸡汤。

    还会打开知乎,看看各种「如何评价XXX」,「XXX是什么样的体验」。
    就像吴晓波每周都会说的「世界如此喧嚣」。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干扰的世界,社交、邮件、电话、短信、走神、打断,纷至沓来。
    不知道你还记得最近一次解决真正的难题是什么时候吗?

    你可能是在试图修复一些BUG,或者要弄清楚为什么代码跑不动。

    时间飞逝,你忘了吃饭、喝水乃至睡觉,一门心思扑在你的任务上。

    你全身心的投入到单个项目上,如果任何人胆敢打扰你,你就会暴跳如雷。

    这就是「专注」。

    就像生活中许多事情一样,专注就像一个「冲量」的游戏,想要达到专注工作的状态很难,但是一旦进入专注状态,就能轻松的保持下去。
    冲量
    「冲量」是一个物理词汇
    冲量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时间上的累积,一个随时间改变的力对一个物体的冲量指这个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效果。

    我觉得用来形容人类思维从一个「注意力分散」的状态进入到「专注」状态的过程是再好不过的概念了。
    就像我们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提速过程,车在进入高速行驶之前需要更换几个档位,让车提到五档,需要点时间和油耗。一旦开到五档,那就能轻松巡航了。倘若你开在每隔一百米一个红绿灯的道路上,总是不断的起步停车,那么整体的速度会很慢,且油耗高,顺带还给「雾霾」增添多一分贡献。
    又像我们启动电脑程序,第一次打开程序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计算机要花一些时间把程序代码写入到内存,之后,你使用软件就更加顺畅了。

    就像以前写Java的程序员,上班第一件事打开MyEclipse,然后直到下班才关闭。

    也像你忽悠产品经理,打开网站第一次会慢点,第二次就会飞快了。
    所以,当我们需要对一件事情「专注」的时候,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把所有的事务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才能达到思维高峰以完成任务。
    如果不幸,你专注期间,产经忽如其来讨论需求,测试忽如其来报BUG,之后你还需要重新回想刚才做到哪里,重新花一些时间来形成「冲量」。就像计算机线程间来回切换所需要花费的成本。

    被打断的间隔越长,需要继续之前的任务所需要的成本也就越高。

    忽然想起个段子:「你跟产经讨论了一天,他的需求有了,你的代码呢?」
    思维体力
    我觉得进入专注所需要的「冲量」是可以通过锻炼来缩短的。也就是说每个人进入「专注」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并且我们可以通过特定技巧和方法来锻炼,进而缩短进入「专注」所需要的成本。
    如果把这个过程比喻为「思维预热」,那么「思维体力」可以用来指的长期保持专注状态的能力。这个能力,因人而异,也因事而异。
    有些人能一下子专注几个小时,例如爱音乐的吉他手可以抱着吉他玩一下午直到腰酸背痛。

    有些人却只能一下子专注半小时,例如开个会议,直到听到老领导说「我再讲最后几句」。

    还有些人只能专注前面的十分钟,例如大部分学生,听老教授讲枯燥无味的课。(不排除趣味相投的学生听的津津有味)
    长时间的「专注」,容易让人思维疲劳。

    不同人对于不同的事情保持「专注」的时间也不一样。

    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规则或者灵活的方法来让我们的思维可以在「休息」和「运行」的状态有序的切换。
    比如「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的核心概念也很简单,可以总结成:
    一个标准番茄时间是25分钟(工作),前后两个番茄时间的标准间隔时间是5分钟(休息)。

    把一个任务所需要完成的时间,细分到以番茄时间来做单位。

    番茄时间内强迫自己专注到当前任务中,休息时间可以用来处理需要处理的其他事务(回邮件,回短信等等)。

    以这种「工作」,「休息」的状态来回切换,达到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

    单线程
    人的思维,就像一台「单核计算机」,同一个时间,你只能处理一个任务。

    我们所承担的多个任务都要「环境切换」的成本。

    当我们从一个任务切换到另外一个任务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唤醒某些记忆才可以重新开始工作。
    想必你也试过,一下子想完成多个事情,犹豫再三,决定从某一个任务开始着手,结果在执行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心理还想着其他的任务,以至于没有完全投入当前任务,大大降低效率。
    如果把「人脑」比作「CPU」,那么我们需要一些方法来进行「资源调度」,以及「任务管理」。让我们的大脑「明确目标」,专心处理当前任务,而不用去考虑其他没有完成的任务。
    如何保持专注
    明白了什么是「专注」,以及专注的克星「打断」。我们可以总结保持专注所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锻炼专注,缩短冲量的成本

    减少干扰源,避免打断

    注意休息,注意思维体力

    学会管理任务,明确目标

    下面是,一些建议与安利。
    「番茄闹钟」类工具

    番茄土豆
    我用了最久的一款集成了 GTD 应用,它集成了「番茄闹钟」和「任务管理」的功能。

    以下是这款产品做的很不错的几点:
    支持多个客户端,囊括了iOS、Android、Mac、Windows以及网页端。

    还支持「时间记录」的功能,一周下来,你可以看看时间都花在哪里了,效率如何。

    支持任务打标签

    此刻
    一款iOS平台的单纯的「番茄闹钟」,别有任务管理,没有白噪音。只有单纯的「25分钟-5分钟」的循环。
    当我极简风的情绪来了,就会用这个APP。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