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哈,正所谓同一个世界,同一种过年,小时候过春节,每天早晨叫醒我的不是梦想,不是闹钟,不是晨尿,是鞭炮,而阻止我入睡的,不是想念,不是牵挂,还是鞭炮,要说过年中最后悔的事,就是有人说100卖张敬业福给他,我没同意 乀(ˉεˉ乀),以前过年真是少不更事,自得其乐,如今,当了社会人,回家过年真的感觉就像便秘,又紧张又兴奋,想一泻千里,但过程又是那么紧张刺激~(˶‾᷄ꈊ‾᷅˵)~ 今日分享一波2019春节自救指南给各位,笔芯❤ 01 半个月之后就是春节了,说实话,我真的不想过年啊…… 可是这话我不敢给我爸妈说,也不敢和我连轴加班几十天的同事说,只敢上微博给这两首非常符合我心境的歌曲默默点了个赞。 再来搜搜话题,咦,还真有……好想申请一个主持人…… 想想七大姑八大姨的问题,同学聚会上暗恋的男神女神已为人夫人妻,有的还拖家带口来参加同学会,进度快的可能都怀上二胎了,暴击啊暴击。 我可不可以不过年?答案当然是不能啊!想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含泪谈谈春节的几宗罪。 脸上笑嘻嘻,心里mmp,我们就是家里的弱势群体。 “你妈逼你结婚了吗?” 工作、学习、生活、爱情、婚姻、收入、买房、单位、生育、性生活...... 读硕士,读博士吗?工作不好找吧?得考公务员了,其他的不稳定?你爸妈年纪大了,还是回身边照顾吧! 女朋友没带回来?男方家买房了吗?见家长了吗?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小孩?什么时候要二胎?想到这些问题我头大啊! 那些我们花一年时间逃避的问题,全都被迫在春节面对。 千万不要说自己是程序员,修手机第一个找你; 不要说自己是教师,要不大小朋友全科辅导走一道; 不要说自己是行政,等同于打杂; 不要说自己是自媒体,那是不稳定的工种,更有人说是传销; 《过年回家装逼指南》里写道: 如果被问及工作单位,在机关的就提主管部门,在民企的就提控股方,在小公司就说合作伙伴牛。
除此之外你问我,那还能说什么?保持微笑就好呀! 阿甘他妈说过,人生就像一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就像你每一次回家,也完全不知道你的亲生爸妈和亲戚会问出怎样的问题…… 好想买这个卫衣,替我说话。 即使买了这个卫衣,也没啥卵用,毕竟: 哎!人生好艰难! 这篇文章不是教你逃也不是教你丧,而是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教你如何应对!(笑着活下去) 所谓的“春节焦虑症”,不过是一种“旧家庭文化”和“新家庭文化”之间的冲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七大姑八大姨为何要发出这些连环问题。 答:那些人一两年也见不到你一次,又不了解你,不聊天又太尴尬,思前想后,只能和你聊些与你有关的东西。 这个角度似乎也有道理,就像同学聚会的时候,多年不见的朋友真的没啥聊的,除了回忆一下一起上学的日子,大部分话题都是有没有对象啊,工作怎么样啊这些,和亲戚们聊的也差不太多。 还是别怼了,平常心,正常聊天就行。 我拿出我多年的不传秘籍,献给你们。 第一招,声东击西,以退为进,无懈可击法。 要义是在七大姑八大姨没开口之前率先转移话题: “表姐今年脱单了么?“
“大孙子累着你了吧?”
“表哥什么时候生二胎”
“工作怎么样?”
以退为进,您说得都对: “是是是,您说的对,我不是一直都在努力找嘛?明年争取带一个回来!”
“我也想啊,但就是找不到嘛,可能缘分没到吧,急也急不来。”
“好好好!我一定留心,谢谢小姨!”
掀起一番热论后溜之大吉。 第二招,嘴甜身段软之见招拆招法。 “工资还不错,能养活自己,年终奖比去年多,明年有望升职。” 配上你八颗牙的微笑,再默默吃菜。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随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亲戚们的一举一动,在她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地伸手。 少一个凳子,你要赶紧把凳子挪过去; 大妈伸手去抓瓜子,你要眼明手快地把骨碟递过去; 二舅杯里的酒没了,记得及时满上。随时内心默念“茶倒半杯酒倒满。” 第三招,故弄玄虚之无可奉告法。 强烈建议将工作往宏观领域上升一个level,无限制地添加学术词汇及English。 当这几种句式都无法应对时,还可以用一个万能句型:“本应该和您说的,但是由于我的工作性质比较机密...... ” 直接潮爆全场,没人再敢问第二句。 第四招,以退为进,天下无敌之万用防守法。 上联:什么工作可有奖金能挣多少呢 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 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呵 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哈 横批:阿姨喝茶 运用场景—— 姨:“你……” 我:“来来来,别光顾着说话了,喝茶喝茶。” 姨:“你……” 姨:“姨妈,打麻将啦,三缺一,快快快。” 第五招,话题转移之呼唤让世界充满爱。 “大姨,您穿这件衣服真好看。” “二妈,您越来越年轻了,比去年还年轻。” 配上赞许的眼神,微微点头,最好再围着她们转个圈,竖起大拇指点个赞,效果就达到了。 爱常相随,亲情常伴。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就会变成美好人间! 需要注意的是,注意拿捏语气,一定要笑着说,拿出我们演员的自我修养来。毕竟春节阖家团圆,和平才是我们的主题! 春节苦短,让自己过得开心一点。 就像歌里唱到的:收起我们的分歧,团圆才是我们的话题,搓麻将到天明。 走远的孩子,都是爸妈的客。 一张车票缩短了你和家的距离。别因为几句话,疏远了心的距离。 虽然七大姑八大姨的碎碎念有点讨嫌,但这不是我不回家的理由。 最近有个新闻,在上海打工的59岁老汉,跑了六趟火车站还没买到票,急得在车站下跪大哭。 世界再大也大不过一个家,我们一边不想回去又一边盼望着放假。 同事间的问候也都从“早上好”“喝不喝奶茶”“点不点外卖”换成了“抢到票了吗?”“什么时候走?” 央视有个戳心视频,儿子从非洲回国过春节,返程的路上想着饺子。 此时在家的父母已经忙开了,他妈妈一边问着儿子具体到家的时间,一边忙着揉面、和馅、包饺子。 只有在父母面前,我们才能不设防,才能有十足的安全感。 子女回到家的那天,才是父母的春节。所有安逸年假的背后,都必然有一对心甘情愿付出的父母。 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从不以占有和索取为目的,从不以放手和分离而消存,也从不以距离和岁月而浓淡。 “爸,妈,我买好票了!” “欸!等你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