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钟,才发现依稀已经到了周一,这一周,为了筹备这场交流聚会,我看了很多东西,想了很多东西,只是不知道,异国他乡夜,这些东西,会发酵成如何的文字,呈现在大家面前。
一直以来,我们这些远离故国的异乡客始终皆充当着地下工作者,无论行业如何,一个个华人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闭门低调,不同圈子的华人,彼此交集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说菲律宾的华人群落是散兵游勇一点也不为过,而像这样的华人互助交流聚会,宛如平地升起一个广阔的舞台,让平日里深埋于地底的华人有了一个地上亮相,彼此交流的机会,从论坛群里聊天的虚拟转换到网下现实的彼此接触,从虚拟的网络走向现实的个体,以至于聚会入场期间,类似“原来你就是论坛的***”“原来群里***就是你”的言语不绝于耳。
当华人由深藏地下到暴露众目之中,由虚拟还原到现实——在我看来,这大抵是这场华人交流的意义所在。
回想起来,还是有必要特别提到几点。
A:缺席的华人。 报名的名单是39人,后来实际到场的是30人,不说交通,不说意外,有很多人给我和同事打电话,直言抱歉,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赶到现场,虽然人无法赶到,但是遗憾的味道,隔着手机,远远可以体会到。
B:华人抱团,不分行业国籍。UP or DOWN? 套用哈姆莱特的一句名言:向上还是向下,这是个问题。 因为一场交流聚会,来自于菲律宾不同地方,行业,国籍的华人凑到一起,却又因为特殊的行业以及国家特点,成为整场交流中的一大特色。
做相关行业的坐落一桌,自然讨论的就是行业问题,对于行业内的高收入,行业外的创业伙伴表示好奇;而面对更多是非行业的其他创业者而言,他们讨论的生意,活在阳光下的一切,无疑是对于行业内的伙伴们一种莫名的吸引,是选择高待遇,还是选择阳光下,对于像隔着的不同行业的同胞们而言,的确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至少,这样一场交流会,作为开始,已经在进行着某种融合与打破,开始这样的互相了解,破除华人不同行业间的壁垒和坚冰,
C:互助,从彼此了解开始。 无论是行业内的精英翘楚,还是其他行业创业的优秀人士,大抵都走过那条从落地茫然无知到逐步融合的艰难跋涉之路,同理心度之,面对才来不久的各位华人同胞,可以将自己当年的弯路与经验,教训与心得,不妨分享一番,付出的是经验,获得的回报,却是将整个的华人社群,团结的越来越紧——这一切,都是以彼此开始接触了解为前提。
D:那些为了这场活动努力的同胞。博牛,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从确定聚会日期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同事STELLA的几乎所有时间就全部花在了这场活动上,一门心思想把这场活动办得圆满漂亮。每日四处联系,找寻合适的场地,去谈各方面的赞助,看到她在电梯口等着男票接送回家的身影,我很感激公司能有这样尽责的同事。
至于为活动提供酒水赞助的shaycarl 谢,那是必须要感谢的老铁,素未谋面,开车拉着几件酒水就过来饭店,定制啤酒味道不错,现场报销光,也是对赞助的最大肯定。
shaycarl 谢代理的定制啤酒,口感不错。
另外还要提到梦回汉唐,捐赠10000元人民币用于华人群体互助,这笔款项目前已由博牛公司代管,专款专账专用,用于扶持华人互助群体的壮大,以及在将来的某个时间节点,可以成立相关的互助组织,能够更好的为菲律宾的华人互助服务,无论我们来自何方,无论我们打算在这片土地奋斗多久,我们都是同文同种同一族群的同胞。
今天,通过这场小规模的互助活动,将华人从线上聚集到线下,虽不完美,但只要开始,就有更多改进可能。我要做的,则是尽我所能,找寻身边志同道合者,一起努力,让身边的华人同胞,一点点都放下心中的羞涩,恐惧,走出阴霾,线下抱团,即使难度再大,但这件事我们仍然要去做——毕竟从故乡漂泊到此处的我们,一路走来,最初所拥有的也不过就是“希望”而已。
********* 分割线 ***** 本次活动采用AA制,圆满结束后,本次活动会对大家公开款项的开支及结余:
本次活动实际交费人数32人,应收3200人民币,折合24640比索,实际收到24870比索,(感谢互助二群群主@linwei多给了230p)餐费消费20000比索,饮料费用消费406比索,交通费375比索,结余4089比索。
相关消费凭证如下:
所结余款项将统一购买物资捐赠给“博牛爱心公益行第二期活动”中孤儿院的孩子,为华人群体传达爱心及善意。届时会对所购买物质开销进行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