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招商专员 ,电销专员 ,客服专员 信誉平台长期招各大代理合作共赢 黑豹-最强API供应商 OD体育 OD体育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慢慢的风
版主
当前积分:110229
帖子    13171
新博币    18372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展开更多
     
    2154 6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从去年开始,国际化学校正在“公立化”:

    全人教育搞不下去了,国际学校放下端了20年的架子,开始学习尊重数理化。

    当然,并不是他们自己想这样的,而是不这样不行了。

    原本国际学校是个半封闭体系,两三百所的体量(还包括公立国际部和国际高中培训项目)、一百多万学生,有钱人的小圈子里可以随心所欲炒作概念:

    今天PBL、圆桌教学法,明天讲学习社区,主打一个文字游戏:不管能不能落地,概念炒作绝对要领先,精英家长甚至不少海归不明觉厉,对冠以哈耶普斯教授搞出来的概念,单纯地觉得牛B啊…

    国际学校乱战的那几年,没人比教学质量,比的都是谁最敢吹牛B。

    当年由学校甚至拿着一个PPT,就能哄得高知爹妈抛金撒银,带着身边的朋友一起入坑。

    没错,就是坑。

    当年我断定很坑的项目大部分挂了,没挂的也还在继续坑。很难做起来,是因为动心起念就不正,缺乏对教育的敬畏心,改来改去很难改变其原生基因。

    不过学校也不焦虑,反正教育很难有显性结果。只要人口红利还在,市面上不缺有钱的韭菜,大不了就不筛学生,给钱就收呗。

    但很快就安逸不了了,因为深圳国际教育圈里冒出了一所打鸡血的B校。

    就在国内民办国际化学校照着欧美学校一顿猛抄,还担心中国家长觉得自己不够国际化的时候;

    一个美国人在美国没搞起来的学校——用高考模式套在AP课程上出分,直接搬到了中国一炮而红。

    搞国际教育的老前辈们,第一次看见B校的课程表都惊了!这是啥Z东西啊?!

    国际教育是松弛感、个性化、素质加博雅,全人培养,追求升学根本上不来桌,哪怕出了藤校也该保持低调,因为这不该是学校的教育目标;

    但是B校呢?乱拳打死老师傅,一上来就极致追求吃苦耐劳:学术把课时基本占满,早早砍了体育艺术,毕业生人手平均刷8-10个AP成绩,吃饭的时间都要压缩,拿出来讲题…

    如果摸底考试超过两次没达标,竟然还有“劝退”机制。

    在国际教育前辈的严重,令人发指。

    所以佛系的行业老人,一开始看笑话的超多,觉得学校不超过一年就要倒。结果让他们大跌眼镜,全国爹妈哭着喊着报名要去啊…

    短短几年时间,B校在深圳扩了三四家分校,然后铺开全国。26年北京也有了,校区位于著名的民办校边上,直接打擂。

    当然,B校最厉害的不是它招生能力强,而是它让搞国际教育爹妈第一次意识到:

    原来自己花钱,并不是不想要结果。而是既想让小孩身心健康、全人发展,也想小孩可以读顶尖海外大学。

    其实,这两点并不冲突。

    之前很多的胡乱宣传,选择国际教育就应该放弃小孩成绩,引得很多爹妈为了假装自己理念接轨国际化,排着队躺平。现如今再靠一个概念,轻松忽悠瘸一群精英爹妈,难了。

    现在的家长,不管选哪条路线,教育搞到最后只有俩字:

    升学。

    不少国际学校生源流失,为了力挽狂澜只能改变策略,满足能掏的出几万到几十万真金白银的家长的教育要求。因为就算再高大上的格调,也是民办,收得上来学费才能活下去。

    为了升学,原本国际化的教育开始公立化——

    第一,强调学术能力,死磕数理化。

    原来搞国际化的教育最怕被家长诟病,松弛感不够、英文环境不到位,国际课程不够原汁原味,几乎都没有作业。

    尤其是IB课程,数学都没有作业,老师还觉得就该这样,给学生留作业就是帮学生作弊。只要上课小孩就应该会,如果不会也会找老师去探讨,而不是用做习题的方法巩固知识点…

    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

    家长帮娃选IB的时候,根本不了解课程难度,学了之后才发现学不会。尤其是公立中途转轨,本来都是卷高考卷不动的小孩,没有学习自驱力,转了IB后彻底抓瞎,最后考试都考不了,只能给小孩课外辅导…

    现在学校不搞松弛感了。

    高中AP+Alevel,主打一个成绩抓住。小学强调优势学科,奥数教练天团直接下场,把普娃的逻辑思维拉起来,让牛娃直接刷竞赛拿奖;

    英文课程加满,各种测评保证效果。家长可以不用另外花钱偷偷摸摸从校外找资源,分层走班细到五六来个级别的学校现在连北京都有不少。

    第二,校内给小孩补课。

    以前很多学校收十几万学费但三点半放学,美名其曰同步海外,不耽误小孩享受家庭时光。完全没考虑国内家长得上班,接孩子的不是保姆就是司机。

    113154wny5d8b5obcepdv8.jpeg

    示意图

    没有父母的陪伴,接回家无所事事,只能另外花钱上课外班。

    现在学校为了招生提供课后学术辅导,甚至能让老师一对一辅导到晚上八点多;

    国际数学竞赛成绩是招生标配,校内开始搞各种免费的数学竞赛的集训班和冲刺班;

    甚至连一项要求课后私人时间的外教,都开始提供全天在线答疑,拉起了和学生家长私聊的一个个小群。

    第三,增加各种测评考试。

    原本学校没有考试、测评,把这件事当成卷。小孩学了半天,爹妈不知道他们学了点啥,反正一开家长会,无论学霸还是学渣都是听老师一通夸…

    不少学校趁机浑水摸鱼,没有测评就没有人考核教学成果。

    导致很多小孩去国外读书才发现,连英文都有点渣!

    家长现在不愿意装瞎了,纷纷在校外找各种测评帮学校做教学评估,倒逼学校改革,不仅国外各种测评工具,国内的区测统考也渐渐成了标配,

    无它,就为证明教学有效果,家长的学费没白花:小孩在松弛感、个性化的教育之下,成绩照样不会差。

    对于这种变化,选择国际教育的家长也是看法不一,有人争抢学位名额,有人提前带娃出国…

    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记得多年前有位家长谈国际教育的时候说,“最成功的国际化,是本土化。”

    这并不是说让大家回归公立教育,而是希望未来中国的国际化教育是更懂中国的,无论课程、师资还是教学,再阳春白雪,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升学的。

    毕竟中国的中产们还并没有富到投资教育,不计结果。

    这就是现实。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